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围体外循环期血小板的影响

来源 :山东省麻醉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648491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纤溶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linatatin,UTI)对心内直视手术围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例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等分为两组.观察组(U组)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UTI半量(6000U/kg),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用生理盐水替代UTI.分别于CPB前、CPB30min、停CPB即刻、停CPB2h和24h五个时点检测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NP-140)、血栓素B 2(TXB 2)和6-酮-前列腺素F 1α(6-K-PGF 1α)浓度;并记录术胸腔引流量.结果:CPB期间和停机后C组血浆MP-140、TXB 2浓度和TXB 2/6-K-PGF 1α均显著升高(P<0.05~0.01);U组以上各项指标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0.01);U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围CPB期血小板功能有异常改变,易致术后出血;应用UTI 12000U/kg能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术后出血.
其他文献
本文对内源性皮肤粘膜真菌感染的41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真菌感染的诊治预防,合理用药及护理经验.
会议
会议
硬膜外麻醉时穿破硬脊膜时有发生,因硬膜外穿刺针较粗,穿破后头痛发生率很高,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作者采用恒速输液镇痛泵予防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epiduralpunctu reheadache,PEPH),效果良好.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诱导药对放、化疗病人全身麻醉诱导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该类病人麻醉诱导的安全性.方法:对60例术前放、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20例)、盐酸咪达唑仑组(M组20例)及异丙酚组+盐酸咪达唑仑组(PM组20例),分别于诱导前(T1)、静注药3min(T2)、5min(T3)、气管插管后2min(T4)、10min(T5),监测SBP、DBP、HR、SpO、PECO、ECG及
硬膜外阻滞穿刺破硬脊膜后的处理,一般都选择在穿刺点的上或下间隙重新行硬膜外穿刺.本文自93年来先后对10例刺破硬脊膜的病人施行连续腰麻,同期选择性对12例病人施行连续腰麻,并对头痛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麻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的成功是手术者与麻醉医生密切合作的结果.本文介绍了7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处理成功的经验.
目前,为保证麻醉医生的身体健康,减少工作环境及其它不利因素造成的伤害,而且现时还必须面对法律规定中的医疗纠纷医患举证倒置的情况下,有必要对麻醉医师本身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提高麻醉医师的风险意识,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将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近年来冠脉搭桥手术发展较快,选择病例危险因素的分值越来越大[1],麻醉与手术水平不断提高.济南军区总医院在近期实施重症冠脉搭桥手术35例,由于麻醉处理得当,为手术成功创造了条件,病人全部康复出院.
本文综述了肺循环的生理特点;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分类,探讨了肺动脉高压的机理;概述了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及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