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MR表现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zf2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5例.15例行CT增强扫描,19例行MR平扫+增强,其中15例行高分辨弥散加权成像,8例行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分析肿块的位置、大小、骨质破坏特点、MR信号特点、质地、对比增强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及周围结构侵犯情况.结果 肿块好发于鼻腔筛窦区(19/25),其次为上颌窦(4/25)、鼻腔鼻窦弥漫性病变(2/25).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较大,广泛累及上颌窦(18/25)、眼眶(18/25)、前颅底(12/25)、蝶窦(8/25)、额窦(8/25)、颞下窝(6/25)、颌面部(3/25)、泪囊区(3/25)、翼腭窝(3/25)、额叶(2/25)、眶下裂(2/25)、上齿槽骨(2/25)、海绵窦(2/25),伴9例咽后淋巴结转移,1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腮腺淋巴结转移.15例CT扫描中,均可见浸润性吸收破坏,其中8例尚保持正常骨质轮廓,6例可见部分骨质缺损,1例虫蚀样吸收破坏.MRT1WI上肿块呈中等或稍低信号,均匀(12/19),稍不均匀(7/19),T2WI呈稍高信号,均匀(4/19),不均匀(15/19),内见小片状高或(及)低信号影.增强扫描15例中重度不均匀或稍不均匀强化,4例呈中等均匀强化.15例高分辨DWI扫描肿块平均ADC值约0.662±0.075mm2/s.8例动态增强扫描TIC曲线类型为平台型4例,wash-out型4例.结论 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好发于鼻腔筛窦区,易形成大肿块,广泛侵犯周围结构,骨质破坏常保持正常骨质轮廓,容易伴发咽后及颈部淋巴结转移.MR可进一步明确肿块侵犯范围,信号稍不均匀,高分辨DWI及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可进一步帮助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3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接受MIS-TLIF结合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术后48h常规
会议
目的 评价STIR,T2加权TSE,DWIBS等序列在检测乳腺病变与特征分析上的作用.对比磁共振平扫与增强的结果,将组织学研究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方法 选择80例磁共振成像患者(年龄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标准差47.8±7.8),采用严格的入组标准.入组患者均采用STIR,T2加权TSE,DWIBS三种磁共振扫描序列进行检测.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采用盲法对入组患者在三种动态扫描序列下所采集
目的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病理诊断中发挥巨大作用.为了在手术中最大限度的降低辐射剂量,收集我院50例胸部占位病变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术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8-82岁(平均64.5岁).分为两组,A组自动毫安组,B组固定毫安组采用30mA,电压均为120kV.穿刺术前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发现胸部病变性质不确定.设备采用西门
目的:探讨解剖型金属接骨板联合小腿外侧皮肤及筋膜减张口早期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闭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科住院采用解剖型锁定金属接骨板联合小腿外侧减张口在受伤后24h之内早期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闭合粉碎性骨折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为15~63岁,平均38.6岁.术后随访9-16月,平均13.6月.所有患者术后留置小
目的 克罗恩病治疗以药物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影像学在克罗恩病诊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CTE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方法.但对于治疗前后CTE改变及其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则少有报道.本部分就此问题展开研究.方法 本部分纳入了78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克罗恩病且治疗前后均行CTE检查的患者.观察测量并记录每次CTE检查的病变肠段的分布、病变数、病变肠段总累及长
目的 手术是克罗恩病重要的治疗方法,由于克罗恩病患者常常处于炎症状态并伴随营养不良,因此,确定适当的手术时机及准确选取需切除的肠段以尽可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及避免“短肠综合症”有极大意义.本部分旨在探讨CTE在预测克罗恩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部分共纳入156例382个病变肠段(其中手术组83例192段,非手术组73例190段),所观察测量的CTE指标同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找出手术组与非
OBJECTIVE: 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determinethevalueofdual-source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DSCTA)in theevaluationofPDAincomparisonwithechocardiography. MATERIALS AND METH
会议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髋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病理、临床及CT和MRI资料.20例中有12例行螺旋CT检查,15例行MRI检查,7例均行CT和MRI两项检查.结果 20例患者共发现28个病灶,17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21个病灶紧邻股骨头前上基底部承重关节面下,7个病灶位于髋臼顶部.CT显示15个病
目的:针对3.0T磁共振弥散序列在颈部磁敏感伪影,产生的机理、表现特点和解决措施. 方法:对50例采用SIEMENS VIRO 3.0T磁共振进行颈部扫描,针对序列优化前、后产生的伪影进行对比. 结果:MSA可分为不可去掉的金属附属物伪影和自身磁敏感伪影,优化后的序列自身磁敏感伪影明显的到减少. 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参数修改后,MRI中的MSA可以得到减少或消除.
目的 用CTA图像作为参考标准,评价3.0T磁共振3DSPACE序列对胸主动脉管壁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性入组10例怀疑主动脉疾病,需行CTA检查患者.CTA检查前后48小时内行3.0T磁共振主动脉3DSPACE序列扫描.对CTA、3DSPACE序列图像进行配准,分别测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管壁面积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的厚度,并进行比较.分别对CTA、3DSPACE序列图像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