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量平衡法与断面法对比分析闹德海水库冲淤变化

来源 :辽宁省水利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闹德海水库是辽宁省柳河上的一座重要控制工程,是一座防洪滞沙、农田灌溉、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是阜新市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通过沙量平衡法与断面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库区的冲淤变化,除个别年份差异较大外,多数年份在冲淤总量、汛期和非汛期冲淤量分配等方面,断面法与沙量平衡法也基本接近,两种方法各有其优势.因此,在计算分析年内的汛期、非汛期、洪水期等冲淤变化时采用沙量平衡法,在分析库区冲淤的沿程变化时以断面法为主.
其他文献
传统灰色GM(1,1)预测模型由于方法简单,对数据量要求小,但其计算结果走势偶然性大.本文在传统灰色GM(1,1)预测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新陈代谢,应用辽阳县1959-2000年降水数据,建立灰色新陈代谢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在与传统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比较中,该方法精度较高,可以为该地区提供新的预测方法.
结合柴河水库土坝的测压管实际观测资料,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柴河水库土坝的心墙及坝壳混合料的渗透系数进行了反演分析计算,得出坝壳混合料以及心墙料的渗透系数分别为4.69×10-4、2.13×10-6cm/s.采用正分析方法把遗传算法反分析出渗透系数代入到有限元法建立的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到各特征部位渗流要素数值计算结果,通过测压管所在节点的渗透压力水头值与计算值比较和坝基渗流量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来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未来水利发展的重点领域.本文提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区划的原则,建立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区划的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对收集整理的16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辽宁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区划并命名,结果表明可将其分为5个区域,且符合各区域的自然地理及多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典型工程特点,对辽宁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填土水平且无粘性条件下,通过水平微元法推求水利工程悬臂式挡土墙后三角形滑动土楔体和四边形滑动土楔形成的主动土压力,得到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及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分析表明:墙后水平土压力强度呈非线性变化,随墙高的增加,水平土压力强度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极值后,水平土压力强度随墙高的增加逐渐减小到0.
膜下滴灌技术在西北干旱的新疆塔城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分析了塔城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生产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并对塔城地区与东北土地情况、气候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东北因地制宜、客观实际地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系统选用西门子公司PLC模块作为控制中心.文中介绍了ProfiBus在该系统中的连接形式、介质材质等相关特点以及作为上位机与分布型智能从站间信道在信息交换中的传输方式等.对西门子S7-300智能控制单元相关模块在控制系统中的接口形式、信号传输及转换方式作出了简单说明,并给出了闸门控制流程.实用证明系统运行正常、稳定.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我国水文领域应用广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论文中以大伙房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为基础,总结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并进行了浅析,浅谈了日常管理经验,为做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奠定基础.
大连水智慧灌溉系统是一套基于交互系统平台上的设计选型与灌溉智慧管理的、可实现针对作物灌溉进行交互设计、快速选择、智慧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技术支撑体系.帮助使用者在选择灌溉系统时,能迅速、科学、高效的做出决策.实现针对作物灌溉进行快速选择、管理、交互设计和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的系统工程,协助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决策的技术支撑体系,使灌溉系统设计与管理具有交互性与智慧化.具有开放的结构、与时俱进和与时
为分析水库调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变化范围法(RVA)评价水库调节对天然径流的改变程度,并以牛路岭水库为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天然径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尤其是增加拟建电站后,径流的天然状态发生较大改变,有损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建议将生态因素考虑到水库优化调度中,以减轻水库调度对生态的负面影响.
闹德海水库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实现了水文信息的自动化采集、编码、发送、接收、解码、存储、计算应用等环节,成功的避免了人工测报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提高了预报的准度和精度,增强了时效性,为水库的科学合理的调度提供了重要保证,极大的增强了预报、调度、决策能力,为水库防洪减灾的能力最大化的发挥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