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南方土壤的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磷元素的示踪动力学比较实验

来源 :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_142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比较不同土壤的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本实验在模拟土柱中采用32P示踪方法,研究污水中磷进入红壤和紫色土不同层段后的行为动力学特征。实验表明:污水中磷在红壤中滞留率高于紫色土壤,而在紫色土中的迁移性则强于红壤。对于紫色土,污水带入的各无机磷组分按比例排序为: Fe-P>Al-P>O-P>Ca-P。在红壤中则是Al-P> Fe-P>Ca-P> O-P。这些无机磷组分在不同土壤层次的表现也有差异。
其他文献
氡是人类所受天然辐射的最主要来源。居室中氡的来源分析和建材氡析出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一直是很重要的研究问题。准确测量已建成房屋状况下建材氡析出率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随着大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建材中的放射性也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特别是,建材中氡的析出,由于其不仅受建材巾放射性核素浓度的影响,同时受建材加工工艺和建材规格的影响,目前还很难直接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及管理。如何准确评价和测量建材样
随着我围核能工业的快速发展,铀矿勘探和采冶活动增加,并且越来越多的铀矿退役,放射性核素污染场地的治理与修复问题已初露端倪。无论是用物理、化学、生物还是工程的方法修复放射性核素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或基准的制定始终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虽然近年国际上有关放射性核素污染七壤修复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展很快,但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相对滞后,有待达成统一认识。为推动我国有关放射性核素污染
通过对新疆7个地下煤矿R累积测量和瞬时取样测量,得出井下222Rn浓度测量值范围在17Bq/m3~1063Bq/m3,平均值130.1Bq/m3:220Rn浓度范围在11Bq/m3~1080Bq/m3,平均值为161.2Bq/m3。矿工个人年平均剂量为1.74mSv/a,有的煤矿矿工有效剂量可能达到8.0mSv;煤矿煤中放射性核素238U含量在1.83Bq/kg~733Bq/kg,226Ra为0.
在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地下铜矿作业环境的220Rn平衡因子,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由于通风的关系,井下作业环境中,同一工作面的220Rn浓度可以基本实现均匀分布,220Rn平衡因子变化不大。(2)地下环境中的220Rn平衡因子随测量位置不同,变化较大,这些差别可以归因于空气交换率、气溶胶浓度等因素。辐射剂量评价中,地下铜矿工作环境中的220Rn平衡因子可取0
氡析出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穿过单位面积的介质表面析出到空气中的氡的活度。测量介质表面的氡析出率是评价天然辐射水平、判断建筑材料氡是否达标和评价铀矿山退役治理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测量氡析出率的常用方法有累积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其中累积法就是在射气介质的表面扣一个集氡罩,周边用不透气的材料密封,被测介质表面析出的氡被集氡单收集,罩内氡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通过测量单内氡浓度的变化可计算得到氡析出率。
选择UNSCEAR1982年推荐的Beck公式,D=(0.43Ck+4.27 Cu+6.62 CTh)×10-10(Gy·h-1),以中国东部二级大地构造单元为计算基础,对中国东部每个1:10万图幅中各种岩性的面积与其相应的元素含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了1845个1:10万图幅(幅面积约1600 km2)基岩元素的平均背景含天然放射性化学元素的K2O、U和Th的含量,计算了中国东部岩石离地面1米高处
辐射防护学会建筑物室内氡测量与控制专业委员会2007年成立以来,与国家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中心一起,在建设系统组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上作:1、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国居民接受天然氡辐射荜本情况,在潘院士组织领导下,从2008年9月起,组织进行了有乌鲁木齐、广州、深圳、昆山、鹤壁、厦门、西宁、诸暨、信阳、苏州等10地区参加的全国室内氡、土壤氡调查,估计2010年9月可以结束。从已经结束的乌鲁木齐调查情况看,
在北京“2008”奥运场馆工程建设的材料进场阶段、铺装阶段,对室内装饰装修石材进行了放射性水平的抽测,共监测了30个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的装修石材、瓷砖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给出了内、外照射指数。并对建成后的15个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等室内环境进行了空气氡浓度监测。
氡是一种惰性气体,氡及其衰变子体会对人体产生辐射损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中氡严重危害着人体的身体健康,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估计公众肿癌的10%可归因于氡及其子体的这种照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均认为空气中的氡是造成人类癌症的原因之一,是造成肺癌的第二位原因(吸烟是第一位原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氡归为I类敛癌凶索。据估计,中国室内外氡致肺癌发生为每年5万例左右。这个数值
本文通过对废物控制最小化定义的理解,结合铀矿冶生产特点和废物产生情况,建立了铀矿冶废物控制最小化评价指标体系,为铀矿冶的废物控制最小化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铀矿冶企业废物控制最小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