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致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比较

来源 :第四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验证并比较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斑块的发生率。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组的IMT值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均比正常组高;3级高血压组的IMT值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均高于高胆固醇血症组。结论: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具有同等重要的致CAS作用,其中3级高血压的致CAS作用强于高胆固醇血症。良好的控制血压(尤其是3级高血压)对于临床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及减少甚至避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有着比降血脂更加不容忽视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下腔静脉滤过器植入术加静脉溶栓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5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相应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50例患者通过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有效地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讨论: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配合良好的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包括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eNOS)、NO水平的检测,探讨ADMA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eNOS的神经保护作用,为临床早期干预和药物治疗脑梗死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方法:急性脑梗死血压正常患者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者60例,健康对照50例,三组间年龄、性别相匹配。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一周内,所有受检对象均至少空腹12
目的:观察中药红花祛瘀汤外敷配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7例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静滴马来酸桂哌齐特,并给予中药红花祛瘀汤外敷,对照组仅静滴马来酸桂哌齐特,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红花祛瘀汤外敷配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以16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简介了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着重阐述了其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术后抗凝治疗的具体操作步骤,结果显示,13例治愈,3例死亡。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及症状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下肢动脉超声,探讨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下肢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记录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肢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清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纤维蛋白原(FIB)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56例急性期及86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1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85名健康者外周血LPA及FIB水平。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PA及FIB水平均较恢复期脑梗死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恢复期脑梗死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又较健康对照组高;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体外钙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ASMCs,加脂联素干预,采用α-磷酸奈酚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含量,WesternBlot检测Runx2表达变化,用分光光度法量化矿化结节染色。结果:脂联素抑制ALP活性、骨钙素分泌、下调Runx2表达,抑制细胞钙化结节形成。结论:脂联素抑制ASMCs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保护动脉钙化。
目的:研究老年人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89例60岁以上TIA患者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心电图(EKG)、颈动脉彩色超声、脑血管多普勒(TCD)、影像学特点及短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TIA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电图异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颅内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检出率均较高;运动少、肥胖、嗜烟酒者较多;TIA持续1小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检测、评价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和心功能,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计算高血压组(167例)与对照组(165例)的心功能和颈动脉血管僵硬度参数,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较对照组厚,高血压组峰值比E/e、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和收缩末内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血管僵硬度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优化扫描下肢动脉狭窄成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50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患者,根据其病史及下肢动脉缺血严重程度,分为B、C1、C2、D1、D2五组,每组30例。另搜集3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下肢动脉均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评价下肢动脉各段血管成像质量,将对照组与试验组结果相对照,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B、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