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与复性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GeneBank中鸡IFN-α基因设计引物对,利用PCR技术克隆并测定了莱航鸡(SPF)的IFN-α基因,定名为ChIFN-Sl,与GeneBank中IFN-α比较,ORF长度均为582个核苷酸,其成熟肽包含162个氨基酸,相互间同源性在98.8﹪~99.8﹪.将其成熟肽基因序列克隆入pQE30表达载体后,通过ITPG诱导,收集菌体超声波破碎后提取包涵体并进行初步纯化,利用胱氨酸-半胱氨酸再氧化法对纯化后的包涵体变性液进行分段稀释法复性.细胞病变抑制法(CEF-VSV为基本检测系统)测定复性液的抗病毒比活性高达108单位/mg以上.
其他文献
用RT-PCR方法扩增出禽流感(AIV)A/Muscovyduck/Fujian/2/2000(MF00)株部分HA基因,大小约900bp,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进行了序列的分析.通过BamHⅠ和XholⅠ酶切为点将HA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上,成功构建了阳性重组表达质粒,.并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禽流感HA基因在pGEX4
采用RT-PCR技术扩增禽流感病毒A/Goose/HLJ/p46/2003(H5N1)的NS1基因,将其克隆于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AL-c2X上.转化DH5a感受态大肠杆菌扩增后提质粒,经BamHI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筛选到重组质粒pc2X-NS1.SDS-PAGE电泳显示重组质粒转化TB1大肠杆菌后,经0.3mmol/L的IPTG诱导,融合蛋白MBP-NS1得到大量表达,融合蛋白
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表面蛋白血凝素(HA)在决定病毒致病力、宿主范围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从鸽群中分离到1株禽流感病毒初步鉴定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结果表明,HA基因全长1737bp,含有一个完整的阅读框,编码578个氨基酸,该毒株在起始密码子后有30个碱基插入,在HA裂解位点附近有连续6个碱性氨基酸的插入.将所得
本研究对4株已经初步鉴定为鹅源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全基因进行分别进行扩增、克隆,然后对4个毒株的HA基因阳性克隆鉴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6.5﹪-97.7﹪,氨基酸同源率为95.3﹪-97.9﹪.同已发表的同一亚型参考序列进一步比较,与A/chicken/Jilin/9/2004的HA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率最高分别达到98.2﹪与98.9﹪,均有7个潜在糖基
从本地分离的禽流感(AI)-H9毒株和ND-lasota株.分别在9-11日龄的鸡胚增殖,灭活后用高压匀浆机乳化制成禽流感-H9、新城疫二联灭活油乳剂疫苗,经效力检验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5日龄白羽肉鸡免疫后15天,抗体效价可达1:32以上,并能够保护免疫鸡免受AI的自然感染,ND的抗体效价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根据公开发表的绵羊肺炎支原体16S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对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临床分离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及临床感染绵羊鼻拭子进行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应用该检测方法能够对标准株、分离株和临床感染绵羊鼻拭子扩增出特异性产物,而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则扩增不出.证实所用方法在绵羊支原体性肺炎的诊断上具有灵敏性、特异性、相对快速、简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用绵羊肺炎支原体(MoY-98)致敏经戊二醛醛化处理的绵羊红细胞,制备成间接血凝试验(IHA)的诊断抗原,通过IHA来检测绵羊支原体性肺炎血清抗体.发现致敏红细胞所用抗原的最佳浓度为15.625~62.500μg/mL;对于感染绵羊血清阳性检出率达100﹪(6/6),送检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69.97﹪.此种方法用于检测绵羊支原体性肺炎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强、费用低等特点,便于其推广和应用。
从新疆湖羊肺脏病料中分离出1株支原体XJ-3f,用其培养物人工感染80日龄健康绵羊,28天后剖杀,剖检可见肺表面肉粉色实变,显微病理变化为大灶性融合性肺炎.参考国际已知支原体16SrRNA序列,设计一对扩增700bp片段的通用引物,直接提取肺脏组织DNA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将该序列与Genebank中33种支原体序列比较,结果证明该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标准株
目的:建立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NSP)抗体的单抗阻断ELISA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检测试剂盒提供基础.方法: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抗FMDNSP单克隆抗体,并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再以FMDNSP抗原包被微量反应板,经方阵试验优化单抗阻断ELISA的反应体系.用该方法检测FMD阴性群、感染群体和灭活疫苗免疫群体的血清样本,确定了试验体系的临界值.结果:纯化后单抗有良好的反应活性,标记后酶标
为了评价表达鸡马立克氏病病毒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的遗传稳定性,我们将纯化后的重组病毒在CEF单层上连续传30代,引起细胞病变的速度和形态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覆盖含X-Gal的琼脂引起的空斑均为蓝色;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明rFPV-gB/R中的gB基因始终能稳定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在细胞上连续传30代、在SPF鸡上连续传5代后,gB基因序列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以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