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黑蜂分类地位的研究

来源 :二十一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广泛分布在非洲、欧洲和亚洲。一般认为西方蜜蜂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随后扩散到温带地区。我们在位于温带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发现了西方蜜蜂新的自然群体(西域黑蜂),并对其中10个个体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此外,也下载了来自其它群体的35个个体的重测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第一,西域黑蜂是西方蜜蜂在中国的自然种群,属于西方蜜蜂的M系分支,西方蜜蜂的分布范围向东延伸至中国新疆地区。第二,西域黑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新亚种,Apis mellifera sinisxinyuan,与欧洲黑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其他文献
会议
蜜蜂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授粉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花粉和花蜜是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花粉与蜜蜂的授粉效率关系密切。通常蜜蜂拜访花朵时,身上会粘附花粉,并将所粘附的其他花朵的花粉传播到花朵的柱头上。本文主要综述了蜜蜂体表携带的花粉种类鉴定、花粉粒计数及花粉活力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其他学者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保幼激素是由蜜蜂咽侧体分泌出的一类高萜类化合物,在蜜蜂生长发育、变态以及生殖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其重要的内激素。本实验用气质联谱法检测了中华蜜蜂1,3,5日龄幼蜂的保幼激素含量。结果 表明在各龄中华蜜蜂体内都能检测到JH 3,且蜜蜂随日龄增长,体内保幼激素含量增加。
会议
蜜蜂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不仅通过信息素以及舞蹈行为在蜂群中传达重要信息,来维持蜂群的稳定和繁荣;而且蜜蜂之间声音震动传达的报警信号对蜂群抵御捕食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模拟不同类型胡蜂(大胡蜂和小胡蜂)攻击采食的中蜂,追踪蜜蜂回巢后的行为,发现回巢后的蜜蜂会在巢内发出一种语音报警信号。结果 表明,不同类型胡蜂对中蜂攻击的威胁程度不同,导致的报警信号个数有很大差异。
会议
为进一步研究重庆地区中华蜜蜂群势周年变化规律.本试验选择重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西部丘陵荣昌(海拔340 m)、南部高山地区金佛山(海拔1200 m)及东南部高山地区白马山(海拔960 m)为实验点,定群对中华蜜蜂的群势、封盖子及卵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重庆地区中华蜜蜂最大群势为8.78脾,随海拔的增高,群势逐渐增大;蜂群内工蜂、封盖子和卵虫周年数量变化属双峰型,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3-5月,第二
蜜蜂是一种公认的用于研究社会行为进化的模式生物。蜜蜂有着复杂的劳动分工,工蜂一般在出房后两个星期内从事哺育幼虫、清理巢房和调制蜂粮等巢内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蜜蜂则从事巢外采集工作。这种典型的行为转变可以作为重要的模型用于研究基因表达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蜜蜂的采集蜂和哺育蜂两种行为表型的研究,而没有明确蜜蜂的日龄。为了能将与年龄和发育相关的基因排除,更精确的找出与蜜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