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早期撤机的术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影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早期撤机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科室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CICU监护的105例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患者,以术后24h内撤机作为早期撤离呼吸机的界限划分为呼吸机早期撤机组和晚期撤机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初步筛选可能影响术后早期撤机的术后相关因素,然后再采用逐步向前法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婴幼儿先心术后早期撤机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全组105例先心病患者,简单先心病56例,复杂先心病49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1岁56例,1.0-3.0岁49例;体质量≤10kg83例,>10kg22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31.3(9.5-79.1)h,早期撤机组为46例,占43.8%,机械通气时间为2.5-15.8(8.8±3.4)h,晚期撤机组为59例,占56.2%,机械通气时间为24.7-383(102.3±80.2)h,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撤机成功率与拔管前BNP,BUN,Cr水平、血管活性药物评分、麻醉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有无肺部并发症及心律失常、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液体出入量平衡及使用1种机械通气模式有关(均P<0.05);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麻醉类药物使用时间是术后影响因素中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95%CI)为1.09(1.05-1.13)。 结论:拔管前BNP低、BUN低、Cr低、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低、麻醉类药物使用时间短、术后无肺部并发症、术后无心律失常、液体出人量为负平衡有利于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早期撤机,拔管前麻醉类药物使用时间是先心病术后影响因素中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患者术前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随着对上腔静脉线性消融后,双房参与折返线路发生改变,VV间期从379ms变为312ms,激动顺序从CS90最早变为CS34最早,心室S1S2未见递减传导,RV290ms起搏拖带,AA290ms,左侧旁道电生理现象才得以显现,旁道消融阻滞后心动过速未能再诱发,术后随访亦无复发.系心房心肌病双心房参与折返的左侧旁道误诊为房速一例.
有一种邻房室交界区起源的室性早搏或室速,尽管相对少见,但因起源部位的特殊与消融治疗的高风险,是目前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其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有①室早QRS向量与窦律时基本一致;②QRS间期较窄,仅略宽于窦性心律;③下壁导联QRS波幅低于RVOT起源者,Ⅰ导R波较高;④移行多在V2-V3;⑤通常起源越靠近希蒲系的室早,在室间隔位置越深,其表现的QRS形态越窄,12导联的形态越接近窦律.三维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谷氨酰转肽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从广东人民医院选取资料完整的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及左心室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心脏彩超参数,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会议
分析初诊或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从广东人民医院选取资料完整的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及左心室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心脏彩超参数,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从广东人民医院选取原发性高血压500例,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小球高过滤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标准检测空腹下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肾小球滤过率相关因素.
生命在于运动,是对运动在人体生命健康中重要作用的精辟概括.运动是躯体活动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等长与等张应力结合的特性.在临床实践中,运动常被分为有氧运动(如跑步、散步)和阻力运动(如举重)两大类.众所周知,有规律的运动是延长寿命及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但是,过度运动则会引起或加重心血管疾病,这与不同运动量(强度)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不一致有关.
1968年RenéFavaloro提出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搭桥术(CABG)为心肌血运重建的一种技术.此后,为减少手术的创伤,非体外循环手术,杂交技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法随之发展,虽然现在进行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通常仍需要胸骨切开术和大隐静脉切除术,因为大隐静脉是左、右乳房或桡动脉的附加或旁路替代血管,其具有长久的通畅性而作为首选.
会议
目的:肺静脉闭锁(Pulmonaryvein atresia,PVA)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的先天性肺静脉发育异常性疾病,本文目的在于总结肺静脉闭锁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至2016年收治的3例肺静脉闭锁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心导管检查、治疗结果和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I例;平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