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学龄前儿童饮用液态奶产品开发

来源 :2017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三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z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3~6岁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进行了研究,根据营养需求研究结果设计配方,开发适合该年龄段儿童饮用的液态牛奶.
其他文献
在我国,20世纪即着手进行喂养试验,喂养试验证明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效果.针对婴幼儿奶粉的临床研究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分为婴幼儿喂养实验和动物喂养实验.婴幼儿喂养试验通过记录婴幼儿的体格、智力等各项发育指标,甚至进行大便菌群研究和佝偻病发病情况统计等相关研究,调查统计后,对不同的喂养方式的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使用效果.而动物实验则通过进行喂养动物来进行配方奶粉和非
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储存过程中各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光照、温度等均会导致其营养素含量发生变化,本文特地研究婴儿配方乳粉中各种营养素在货架期内的衰减率,为婴儿配方乳粉的配方设计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4个月的储存维生素衰减率最高,其中维生素A的平均衰减率达到22.2%.矿物质中锰、碘、铁衰减率较高,其他则相对稳定.另外乳粉中添加的双歧杆菌的衰减率也较高,达到31.9%.
乳制品摄入量与代谢综合征(MetS)风险之间的关联关系在现有观察性研究中的报道并不一致,因此本研究基于已发表的观察性研究报告,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来定量评价二者关联.通过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并手工检索参考文库中未检索出的文献,本研究纳入那些有关成年人群乳制品摄入量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关系且包含危险度分析的观察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累计危险度.分析纳入15篇横断面研究、1
异构化乳糖作为一种益生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使其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药品(被列入美国、欧洲和日本药典)领域.异构化乳糖是最早被确定为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能有效的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增殖,同时也能抑制沙门氏菌等病原性细菌的生长.在人体的消化道中,各种菌群十分复杂,异构化乳糖的应用对人体肠道健康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的治疗功能性便秘.
中老年人口是全世界人口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随着中国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这一点越来越明显.而中老年人的营养需求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而具有独特性.奶粉作为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营养品,不仅在营养方面要体现出中老年人的需求,而且开发功能性的适合中老年人食用的奶粉将极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结构脂和植物甾醇(酯)等为代表的功能性脂质对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生理功
试验以从藏区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的动物双歧杆菌NMC(B.animalis NMC)及副干酪乳杆菌YLZB(L.paracasei YLZB)制备的发酵从乳产品作为为研究对象,保存时间内的活菌数作为考察指标,研究其在牦牛乳产品货架期内的贮藏稳定性,并对其应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B.animalisNMC在pH4.0、pH4.2、pH4.4的牦牛发酵乳中货架期内(21天)活菌数均能维持2.0x
乳酸菌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乳酸菌的益生作用不仅与菌株本身特性相关还与其代谢产物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乳酸菌代谢产物有机酸、过氧化氢、胞外多糖、肽类物质的特性及其应用,旨在为乳酸菌代谢产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了使用纯水浸提黑米水溶性色素成分后,使用不同种类的铁营养强化剂对提取液进行作用,不同的铁营养强化剂对色素提取液的色泽造成不同的影响.
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简称SPI)和巴氏奶为原料,采用正交法对新型奶酪类产品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选取巴氏奶脂肪含量、SPI与巴氏奶蛋白比、pH和拉伸伸温度作为单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新型奶酪类产品的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奶酪类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巴氏奶脂肪含量2.5%,SPI与巴氏奶蛋白比1∶1,pH4.6拉伸温度60℃.
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脱脂乳粉含量、葡萄糖添加量、杀菌温度、均质条件和发酵时间对乳酸菌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此结果结合正交实验,得出最优组合为:脱脂乳粉含量为33%-34%,葡萄糖添加量3.5%,杀菌温度98℃,发酵时间120h,均质条件100bar和储存温度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