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

来源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Consul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世界性话题.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全球性趋势下,关注基层社区文化的价值和传承,采取积极行动促进其保护、传承与发展,不仅使地方民众受益,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并促成地方文化资源向普惠全人类的共有文化财富转化.通过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亚经验",总结中国十年来的相关实践,可获得如下启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景在于融入当代乡村社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社区中的保护发展,与国家基层社会治理是一种互益互补的关系;因应当代城镇化急速发展的社会态势,在乡村社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社区,促进"城乡民俗连续体"的合理重构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库尔勒市地情馆的建设和发展实践,就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情馆所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作初步探讨,认为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政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传承
在我国,编修地方志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并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方志文化,在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促进文明、推动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方志馆作为一项新型基础文化设施
方志馆是传承地方文化、弘扬地域文明的重要载体,现代方志馆是信息化高度发展下"互联网+地方志"的时代产物.近年来,各级各类方志馆为适应地方志事业发展需要建成投用,但就整
在当代新型方志馆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主体定位是否准确,主线脉络是否清晰,主题是否鲜明突出,能否彰显主板特色,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四个重点问题.关键在于:一要清晰认识和
今天都在讲互联网+,其实将生态文明和乡村文明联系起来的"+",是值得关注的生态文明时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其作用和意义可能比"互联网+"更加深远广泛!一、古村前世:中华文明
文章梳理了近十年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情况,探析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在地方志事业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方志馆建设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和突出亮点,而展览布展是方志馆工作的重要任务.方志馆展览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展示国情地情和
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现状,为未来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传承建言献策,课题组先后调研了10个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利用实地调研法、文献资料
羌族家园重建从多方面创新发展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承接,是保护、重建具有当下主体价值与观念
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作为热贡地区又是一个文化富有地带,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该地区的非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