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机械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过程与数据建模

来源 :第五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乏集成、一致的设计过程模型与共享数据模型,是数字化装配工艺在重型机械制造行业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船用柴油机产品为例,采用并行工程思想重组装配工艺设计过程,建立以装配单元为核心的数据处理流程模型,根据过程模型建立装配工艺关系数据模型,对复杂语义进行表示,满足过程集成与数据集成要求。并对以上模型采用达索DELMIA进行了船用柴油机典型装配工艺设计验证,为重型机械制造行业应用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系统的多状态缓慢退化过程会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在采样不完全、采样成本高的条件下对缓慢退化系统的维修策略进行研究,是重要的学术前沿问题。本研究针对不同特征的缓慢退化系统,构造合理的操作空间、维修空间、状态空间等,使用具有时间效应的自回归模型描述分析缓慢退化系统状态这一时间序列,误差检验无误后进一步构建状态转换概率矩阵。在求解系统最优更换极限值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半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动态规划模型并进行优
针对航空航天中大量应用的管路高精度快速测量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蛇模型的管路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通过阈值分割和高斯滤波消除图像噪声,借助蛇模型获取精准的管路图像边缘,利用极线约束原理获取二维管路中心线点云.结合多目视觉测量原理,构建三维管路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以保证三维重建精度.该方法无需提前输入管路的设计模型和其他体素信息,亦不需要对管路表面进行任何预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的管路测量精度为0.15m
以定制型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背景,针对具有Open-Shop生产特征的混合柔性流水车间的在线调度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车间结构、生产环境及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具有Open-Shop生产特征的混合柔性流水车间生产调度问题数学模型;把问题的求解分解为两部分,构造出一种基于优先规则的组合算法生成框架,通过在算法框架的不同节点嵌入优先规则算法,进而产生多种组合规则算法;最后,设计大量的算例测试集,通过仿真
近几十年来,多准则决策(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越来越受关注,而其中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也有了大量的决策求解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且适用的决策环境各不相同。文章系统地总结多属性决策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并总结不足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飞机总装装配是一个以流程为导向,安装、试验逐步集成的过程,随着装配生产的推进,系统集成度逐渐提高。识别工艺流程中影响任务完成能力的边界条件,基于WITNESS软件建立该生产线的仿真模型,并采用子空间迭代法等对其进行模态分析,采集该生产线的相关参数,包括生产模式、加工时间、上游交付、班次、人员数量、物流配送、工装设备数量、故障率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等,仿真分析该生产线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趋势;并在此仿真环
传统多层穿梭车存储系统(Multi-Tier Shuttle Warehousing System,MTSWS)中拣选台前端的输送线成为制约系统拣选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增强多穿系统的灵活性,提高拣选效率,提出基于Robot输送的多层穿梭车仓储系统。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备组成、布局以及拣选作业流程,运用开环排队网络(Open Queuing Network,OQN)建模方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并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的思想,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体系领域的学术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体系的定义,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体系特征,为未来体系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为提高钟形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刚度和承载能力,利用几何学分析方法研究筒体几何参数间的关系,实现钟形柔轮齿圈的径向平面变形,形成齿廓间的线接触啮合传动。钟形柔轮筒体变形属于有力矩的旋转壳体变形问题。为此假定钟形筒体圆弧形母线不伸长,仅发生曲率变化,齿圈在长轴和短轴处产生最大和最小径向位移。推导出用五次样条曲线拟合表达的柔轮齿圈中面曲线半径和圆母线半径的比值与圆母线中心角的关系式,获得钟形柔轮齿圈产生径
针对机械加工系统多源动态能耗特性所导致的能效评估实用方法和工具缺乏的问题,以能量源工作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对系统能耗的影响为切入点,开发了一种基于多源状态流的机械加工系统能效评估支持系统,并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说明;其次,对系统的三项关键技术:能量源状态能效建模、多能量源状态流程表征,以及数据集成与关联进行阐述;最后,通过某机械加工系统实例,对所述方法与系统的有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外界冲击对系统可靠性有重要的影响。在所有类型的冲击中,极端冲击和δ冲击是两种较为典型的冲击类型,其中极端冲击描述了冲击的幅值对系统的影响,δ冲击描述了冲击的间隔时间对系统的影响,本文同时考虑了冲击的幅值和间隔时间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冲击类型,当两个幅值超过某一阈值且间隔时间小于某一阈值的冲击到达时,系统发生失效。文中称这种冲击为极端-δ冲击,并推导出了极端-δ冲击的分布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