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3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e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宁夏1988~2011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征,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我区1988~2011年的职业病报表和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现场调查资料,对发生原因、年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30起,中毒人数680例,中毒死亡率为8.97%;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有害物质前五位为氯气(514例)、硫化氢(128例)、二氧化碳(12例)、氨气(10例)、一氧化碳(7例),死亡率最高的是硫化氢中毒(41例)。结论: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忽视个人防护,施救盲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南昌市中学教师职业紧张反应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20所中学共742名中学教师,使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中的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对其进行紧张反应测评。结果:南昌市中学教师的PSQ的得分为95.39±20.82,子项目得分分别为业务紧张(VS)21.26±5.65、心理紧张(PSY)26.19±7.2、人际关系紧张(IS) 24.96±4.
目的:评价军事飞行员工作应激现状并探讨其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福建、浙江两省10个飞行部队中抽取570名军事飞行员,采用工作应激量表和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对飞行员工作应激的情况及其亚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1)57.5%的军事飞行员处于高应激状况;不同年龄段间飞行员人际关系应激和物理条件应激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
目的:了解济南市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济南市职业病诊断档案和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职业病报告卡诊断的职业病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对2002-2011年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分别按职业病种类、患者年龄、 行业系统、构成比、发病趋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济南市共诊断887例新发职业病,其中尘肺523例,占58.96%,职业中毒210例,占23.68%.职业
某机器制造厂电焊操作工132人,其中男性128人,女性4人,年龄20~58岁,工龄1~35年.工厂为电焊操作工人均配备有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面罩及工作服,每天工作2~8小时.体检中发现有皮肤损害者共36人,其中男性35人,女性1人.根据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经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相关疾病,36名工人均符合(GBZ19-2002)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本次体检结果显示,36名工人皆
目的:通过分析某厂二硫化碳(CS2)作业人员健康状况,了解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CS2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CS2作业人员异常检出率较高的项目有肢体麻木(12.5%),乏力(8.5%),头晕(8.2%),失眠(7.5%),头痛(7.2%),浅感觉异常(33.0%),三颤阳性(26.1%)
目的:正确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好地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方法:对绍兴市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及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职业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体检机构承担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不全,全市6个县(市、区)有12家医疗机构分别取得了不同项目的职业健康体检资全质,但仍有2个县缺乏粉尘体检资质,1个县缺乏物理因素体检资质;职业健康体检缺乏规范化,检查项目不规范
目的:调查制鞋女工生殖健康情况,探讨新型鞋用胶粘剂的职业危害。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从3家制鞋企业中选择工龄在1年以上的在职女工做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习惯、接触胶粘剂情况、月经情况、生殖道疾病、既往妊娠史等,从中选择裁断工和刷胶工,比较月经异常的发生率,对月经异常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被调查企业的所用新型鞋用胶粘剂中的有机溶剂以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对硫酸二甲酯泄露事故后急性中毒6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清涕,咽痛,咽部充血红肿,咳嗽等症状;同时,6例患者均有白细胞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动脉血气分析结果4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根据《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酷中毒诊断标准》(GBZ40-2002),符合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轻度中毒1例,中度中毒4例,重度中毒1例。
目的:探讨广西急性中毒毒物的五年动态变化特点。方法:从广西63个医疗单位收集6004例急性中毒病例与其532种毒物进行五年动态分析。结果:毒物与病例的五年总体动态分析:在2005~2009年中出现一~五年的5类毒物数各为:320、91、34、33、54种,其病例数依序各为:536、268、191、321、4688例;各种毒物五年致病性动态分析:在出现二~五年的4类毒物中,其负递增数依序为:16、8
目的:探讨广西各年龄组的急性中毒原因与毒物。方法:从63家医院通过查阅病历收集6005例急性中毒病历资料,进行各年龄组间各类中毒原因与毒物的病例数比较。结果:各年龄组间城乡男女病例数比较:以20-35和36-60岁两个年龄组(2038、2080例)最多。在20-35和36-60组中,又以城镇20-35岁组和农村36-60岁组女性(554、768例)最多。各年龄组间各类中毒原因病例数比较:以<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