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功能菜单体系的动态组装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06)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原来是用以描述材料性质的一个概念,1980年以来,柔性一词频频出现于管理和机械制造领域的文献中,1990年以后又开始出现在软件工程领域.尽管对软件柔性的研究时间不长,但由于需求强烈,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软件工程领域对柔性的定义有多种,学术界对软件柔性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在国外Nelson等人通过对工作流分析,从技术角度定义柔性为允许或能够对业务过程进行调整或进行其它的变更.Daniel D Zeng,J Leon Zhao也通过研究工作流系统和基于智能Agent的柔性工作流系统,提出相关软件柔性的概念,他认为软件柔性包括:系统的适应性和系统的多功能性.Deiters从技术、组织和执行者角色等方面研究了柔性的问题,他把柔性分四维,即:过程柔性,相互组织的柔性,柔性的管理和知识以及柔性任务的分配.在国内,清华大学CIMS中心针对CIMS中柔性制造系统提出了基于代理的柔性软件系统的概念。
其他文献
在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铜钒氧化物(Copper Vanadium Oxides,CVO)被认为具有很好的嵌锂性能,而其中CuVO具有最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较低的温度下成功地制备了CuVO,初步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
全球钴、镍资源的紧张,加速了寻求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步伐.商品锰酸锂在电池中的应用在逐步增加,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掺钴、稀土氧化物等.电池中被采用的方式有钴酸锂与锰酸锂混合或锰酸锂掺杂.本文采用商品锰酸锂测试其微结构(XRD)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实验对比其参数,并解析商品锂离子电池.
根据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点,作者采用特殊的方法,将正极材料与集流体铝箔分离后,经回收再生后重新得到性能优良的正极材料,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是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倒相法是一种制备多孔薄膜的重要方法,本文采用倒相法制备了PVDF(LBG-1)基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研究了非溶剂含量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近些年来,聚合物电解质在许多电化学装置中得到了应用,为进一步研究以聚乙烯醇(PVA)为基质的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石墨负极在碳酸丙稀酯(Propylene Carbonate,PC)基电解液中的容量衰减机制问题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工作采用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石墨负极在1MLiPF-PC:DMC(1:1,v/v)电解液中的失效机制.
采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溶液,可能拓宽电化学体系的应用温度区间和提高使用安全性,从而突破现有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局限性.本工作合成非共轭氮杂环阳离子的离子液体,研究了其电化学窗口,并考察了5V正极材料(LiNiMnO)在其中的电化学行为.
有机电解液对化成过程产气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且不够系统,因此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单元电解液、二元电解液以及三元电解液,在电池化成首圈、化成首圈产生气体抽除后至化成结束期间以及45℃存放后产生的气体进行研究.
本研究的重点是解决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与正负极材料的兼容问题、液态电解质材料凝胶化后引起的电导率降低问题、聚合物电池的内阻增大问题、聚合物电池的高倍率充放电容量衰减问题及低温容量衰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