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于鼻腔鼻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2例并文献回顾

来源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于鼻腔鼻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对2例原发于鼻腔鼻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慢性鼻鼻窦炎为表现的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部分患者可原发于鼻部,但以慢性鼻鼻窦炎为表现的报道较为罕见。病例1:患者男性40岁,因”不明原因发热3个月余”就诊于我院.患者初起为低热,无明确伴随症状,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行抗痨、抗感染、抗真菌、激素治疗后仍反复发热。查体:鼻镜检查:双侧鼻腔粘膜光滑,鼻中隔左偏,各鼻道净未见脓性分泌物及新生物,各鼻窦区压痛(-)。辅助检查:骨髓细胞学:感染性骨髓象、血片及骨髓片检见异型淋巴细胞。颅脑增强MR:软脑膜增多强化提示脑膜炎;副鼻窦炎。多次复查鼻窦CT均提示: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粘膜增厚,腔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部分可见液气平面。双侧鼻甲未见肥厚增大及明显骨质破坏。PET/CT:全组副鼻窦粘膜增厚,其中双侧筛窦为软组织影填充,代谢明显升高;各副鼻窦壁及下牙槽、下颌骨代谢增高;上述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但不除外筛窦癌并骨转移。入院后患者血液、脑脊液及鼻腔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因此,考虑双侧鼻窦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但不除外筛窦癌。在全麻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活检明确诊断,术中见:双侧鼻腔、鼻中隔、中鼻道粘膜完整未见新生物,术后病理回报:“鼻窦病变符合血管内弥浸大B细胞淋巴瘤”。血液内科会诊后建议行进一步化疗和放疗,因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病例2:患者男性75岁,因“双侧鼻堵6月余,加重伴复视、头痛1个月”就诊于我院。查体:心肺正常,肝脾无肿大,颈部未触及明确肿大淋巴结。鼻镜检查:双侧鼻腔内可见大量黄脓涕,鼻腔黏膜水肿充血,双下鼻甲肿大,收缩鼻腔:双侧中鼻道视不清。右侧上颌窦区压痛(±)。眼部:双眼球结膜、眼睑均水肿,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双眼角可见淡黄色粘稠分泌物,以右侧为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球活动差,内收、外展活动受限,对光反射存在。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血清铁四项检查提示:缺铁性贫血。鼻窦CT及鼻咽常规MRI检查均提示:双侧全组副鼻窦炎性病变可能。因此在全麻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活检明确诊断,术中见:双侧鼻腔中鼻道大量脓涕及息肉样新生物,术后病理回报:“病变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外活化型”,术后患者于血液内科行进一步化疗和放疗。 结论:原发于鼻腔鼻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临床罕见,尤其是当患者以为鼻部症状不典型表现为慢性鼻鼻窦炎时更易误诊。若患者同时合并有发热、贫血、反复感染等症状时需警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疏肝化瘀利咽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疏肝化瘀利咽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90例.结果:临床治愈58例,显效26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93.33%.结论:疏肝化瘀利咽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小儿咳嗽,虽以外受风邪最多,但内伤饮食咳嗽者亦屡见不鲜,本文主要介绍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作者跟师运用曲麦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伤食咳嗽的案例,并取得较好疗效。
目的:观察膝关节牵引联合铺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应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结果:牵引对照组(38例),总有效率为52.63%;铺灸对照组优(36例),总有效率为58.33%;牵引铺灸组(72例),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膝关节牵引联合膝关节铺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目的:观察消渴通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以消渴通络胶囊口服;对照组54例以甲钴胺片500ug,口服,治疗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8%,对照组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从椎间盘后方中央突出,髓核和纤维环碎块聚集在后纵韧带下或进入椎管内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而引起临床症状者.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并具体介绍了在中央型推间盘突出症早期还没有马尾神经受到压的症状出现时及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神经根管狭窄症状即变现为一侧小腿肚憋、涨、麻木时用的腰部悬吊牵引法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目的:报道2例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男性巨大垂体泌乳素瘤.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男性泌乳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随诊.结果:反复鼻出血经鼻内镜检查未见明显出血点,根据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来自垂体,根据肿瘤大小、血清PHL水平、年龄等因素,选择溴隐停药物和/或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指标得到控制良好.结论: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男性巨大垂体泌乳素瘤临床罕见,应及时通过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
目的:研究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体会。方法:1、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男3例(3眼),女15例(15眼);年龄33-65岁,平均53岁。术前所有病人均做泪囊碘油造影X线片并鼻腔CT检查,鼻内镜检查,术前排除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医源性假道;同侧鼻腔有鼻中隔弯曲及鼻息肉,鼻窦炎者。2、方法:术后抗生素预使用十天,每天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泪道一次,术后第六天抽出填塞物,行鼻腔和泪道冲洗。每
目的:随着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在慢性泪囊炎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逐渐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方法,对本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对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均为单侧泪囊炎症。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5~73岁,平均49.6岁。临床症状包括:患侧内毗胀痛感、长
目的:通过快速MRI结合三维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上气道Müller动作检查,探讨快速MRI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定位及手术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OSAHS组64例。每位受检者采用快速MRI对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分别在平静呼吸、呼气末、吸气末连续扫描,测量各形态功能参数,同时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配合Müller运动检查,并进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率的影响.方法:创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分析现状、问题把握、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及检讨改进等方法,查找影响鼻内镜手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鼻科一病区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活动前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率.结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