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隧道开挖方法优化分析

来源 :2004海峡两岸地工技术、岩土工程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说明利用隧道工程案例,进行山岳隧道开挖方法优化之研究.经过资料库归纳分析、徵询隧道设计与施工专家之意见及透过专家问卷调查,分别以(1)开挖方法分类、(2)资料库比对、(3)案例类比输出、及(4)优化分析等研究过程,对山岳隧道开挖法进行一般化之综合归纳与优化研究,并建立自动化电脑模组,辅助隧道设计或施工者进行山岳隧道的最优化开挖方法决策之参考.
其他文献
台湾南部第二高速公路于通过台湾西南丘陵之泥岩地质区域路段,在路线规划中造生大量之挖方边坡,虽设计时已对于该泥岩地质组成与岩性特质有所了解与掌握,为防止边坡大规模破坏发生,基于抑止深层平面破坏机制之考量,而采以地锚为主之边坡稳定工法,然于施工期间仍显现多处坡表浅层坍滑事件,造成施工困扰与长期水土保持维护之疑虑,为期能发觉问题及研拟改善策略,本文之探讨方向,系利用数值分析法,以岩石与其层面强度随时间弱
本文即以近几年来的台湾地区于砾石层施工实际为基础,分析每一实际的施工条件,将这些条件利用倒传递类神经网路系统来进行分析不同条件下之日进量值,以求出每一作业环境条件不同下对日进量影响的权重,作为将来主办机关于新设计案例,订定合理日进量之参考.
边坡复建工程设计涵盖:边坡稳定分析、土钉、加劲挡土墙、修坡、排桩、排水工程及植生绿化.规划设计时为避免再次崩塌,特将联外道路内移三十余公尺,以缓和斜坡,并以大规模之自然斜坡配合植生绿化与排水,兼顾景观与生态.原有造成顺向坡滑动之虞的硬粘土层,亦予以挖除.在下边坡并以加劲挡土墙配合土钉,予以增厚坡趾,不但增加整体稳定性,亦可消化部份开挖之土方.目前该整治工程已完工,成为边坡生态工法之范例.
土仓压力之管控是潜盾隧道施工管理的要项之一,土压平衡式潜盾机的基本原理是借由进入与排出土仓的土碴差异量来产生稳定开挖面所需的土仓压力,彙整土压平衡式潜盾机现场施工的各环掘进资料,结果显示土仓压力与其对应之进入与排出土仓土碴量比值大致集中于一范围内,且开挖面包含卵砾石层的资料点分散程度明显大于开挖面为粉砂岩者.
本文系以有限差分FLAC程式动力模组,介绍潜盾隧道受地震力作用之行为,其结构系统系利用有限元素法来模拟隧道断面及其周围土壤,而地震力输入方式则将已知之设计地震加速度做为输入运动做动力反应分析,探讨隧道亲砌衬砌环之变矩轴力变位与土壤互制之变化及安全性.
本文借由分析国内外潜盾隧道施工案例之地表沉陷历时曲线监测资料,说明潜盾隧道施工引致之地表沉陷速率.本研究依据台北捷运中和线CC276及CC277标地表沉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建议隧道中心线两侧之地表沉陷历时曲线之预测方法,并获得以下结论.潜盾施工造成之沉陷历时关系可以双曲线模式加以描述.本研究分析台北捷运中和线多处沉陷横断面后发现,隧道中心线侧方之地表沉陷与时间关系,亦可用双曲线模式加以描述.
本文探讨桁架式钢支保之特性、发展和相关施工案例,研究内容包含杵架式钢支保之系统选用问题、系统成本比较、自办分包评估、决策模式评选,以及实际案例之分析和应用等.评选决策理论包含层级分析法(AHP法)、模糊多属性决策(FMADM法)及方案评估整合方式.
本文将针对西气东输穿越长江隧道工程进行说明.由于本工程是穿越长江的第一条隧道,又由台湾的中鼎集团以统包方式负责兴建,不论是竞标作业程序、规划过程的考虑、设计引用规范及审查制度及至施工过程,因两岸工程人员思维不同所衍生的种种问题,都属非常特殊的经验,因此特撰写本文供两岸同业参考,本文将针对本工程之备标、规划、设计及施工阶段进行说明.
台湾由于多山,铁公路路线亦常需通过坡地,所以常见利用永久性地锚辅助边坡之稳定,但因地锚系埋置于无法完全掌握之地盘中,故于地锚施工锚碇后或完工之服务阶段,均有可能由于地锚之设计或施工未尽周延、地层潜变、钢键腐蚀…等因素,导致地锚抗拉力未达设计要求或产生预力损失而降低其原设计之性能,甚至发生灾害.因此,如何做好永久性地锚之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之坡地管理制度,以避免灾害之发生,应为政府相关主管单位未来
为了彙整庞杂且繁复的道路边坡维护管理资料,作者除了建置崩塌模式及防治工法之统一编码分类系统,并与地理资讯系统结合另外开发了专属道路边坡使用的边坡管理系统(Slope Management System,SMS),其概分为边坡基本资料、工程、灾损及巡检等四大资料库系统,借由边坡管理系统可有效管理庞杂的道路边坡工程与灾损资料,达到资讯化管理,及种类资料数位化,助于推行各种量化与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