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34例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及再次介入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学改变。结果 34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主诉为间歇性跛行22例,急性下肢缺血5例,静息痛7例,无下肢坏疽病例。术前踝肱指数中位数0.45(0.16~0.68),间歇性跛行距离(235.60±78.50)m。34例患者56%合并2型糖尿病,44%合并高血压,26%合并高脂血症,9%术后吸烟,15%术后未正规抗血小板治疗。68%TASCⅡC/D级病变。再次介入治疗的方法包括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TA)14例、PTA+支架植入(stent)15例、置管溶栓+PTA+stent 5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m(5~22m)。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无截肢发生。术后ABI中位数0.67(0.5~0.89),与术前AB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跛行距离(635.50±150.60)m(P<0.01),术后随访20.6%患者再次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行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但仍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
其他文献
利用南京站1951~2011年降水逐日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南京站降水年、季和月的变化特点以及降水的时频结构,结果表明,南京1951~2011年中年降水总量变化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产生,又能通过多种途径对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进行负向调节的蛋白质分子。众多研
经开区、高新区作为我国城市中的重要产业区,是发展经济的核心载体。但经开区与高新区又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使命,经开区更强调对于经济规模、经济总量的要求,高新区在区位上贴
本文介绍了BIM模型在钢结构加工制造中的应用,着重描述了BIM模型的创建过程,以及BIM信息在后续加工生产中的应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举世闻名的《学会生存》观念引导下,出现教育改革世界范围的同步性;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正是从强健学生身心出发,促进现代青少年的身心协调发展,重视快乐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