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微卫星DNA标记与部分屠宰性状相关性分析

来源 :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以隐性白羽鸡和仙居鸡为亲本建立的资源群体F2500只鸡进行遗传检测,并测定各个体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标记与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平均杂合度为0.701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68.方差分析显示:MCW0095、ABR0322、ADL289、MCW4、ADL166、MCW104和MCW67对活重、屠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或0.01);MCW104对屠体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ABR0322、ADL166和MCW67对胸肌率差异显著(p<0.05或0.01);MCW0223和ADL166对腿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或0.01);ADL136和MCW67对腹脂率有极显著影响(p<0.05).其他标记对性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本试验测定了西湖野鸭31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523bp序列,共检测到6个变异位点,4种单倍型;结果表明,西湖野鸭的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结合已报道的绿头野鸭D-loop区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西湖野鸭四种单倍型全位于一个分支中.
利用5个微卫星标汜对新疆塔里木马鹿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塔里木马鹿三个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Rh),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在库尔勒、阿拉尔和沙雅县塔里木马鹿三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884、0.5754、0.5344,除微卫星位点BM5004外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
根据缺失突变的特殊性,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和PCR产物直接经聚丙烯酰胺凝胶两种方法检测缺失突变的基因型.并以牛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的缺失突变基因型的检测为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了安哥拉山羊、山东莱芜黑山羊、罕山白绒山羊、太行山羊、乌殊穆沁绒山羊5个山羊品种的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表明:5个群体基本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究其原因有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对8个微卫星位点5个山羊群体进行了中性测试,共有5个位点(BM203、BMS1943、BMS1290、BMS875、BM1225)在95%置信区间之内,属于中性位点,但另外
用PCR方法扩增并测定了三江黄牛、德昌水牛、大额牛和九龙牦牛Myf-5基因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所测序列包括Myf-5因(5219bp)的全部外显子2序列和内含子1、3的部分序列.通过Blast序列比较分析,三江黄牛、德昌水牛、大额牛3个牛种的Myf-5基因均在1521位点发生了A-T的转换或者颠换,与普通牛种同源性均为99.2%;而九龙牦牛Myf-5基因在除在1521位点发生了A-T的转换或者颠
随机选取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采用PCR-RFLP技术对两牦牛品种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外显子Ⅰ部分序列进行了SmaⅠ酶切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HSL基因外显子Ⅰ部分片段具有SmaⅠ酶切多态性;两牦牛品种表现为AA和AB两种基因型,其中九龙牦牛AA、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387、0.1613,麦洼牦牛为0.5667和0.4333,但两牦牛品种内均未检测到BB型.九龙牦牛和
用PCR-SSCP分析方法,对共39头的草原红牛和利草杂交牛MSTN基因的第一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外显子共存在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BB型和AB型.经测序发现在第一外显子的第282位发生1处C→A的碱基突变,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统计结果表明:等位基因B的含量很低,在草原红牛、1/4血的利草杂交牛和1/2血的利草杂交牛中的含量分为0、0.115和0.269.利用
在分析研究RFLP、RAPD、VNTR、SSR、RMAPD、AFLP、PCR-SSCP、SNPs、mtDNA等各种DNA分子遗传标记的原理和优缺点基础上,讨论藏绵羊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NRAMP1基因是与动物沙门氏菌等抗性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本文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393头猪NRAMP1基因内含子6的Nde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发现皮特兰、大白猪、长白猪3个品种中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趋近一致,其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261/0.739,0.223/0.777和0.204/0.796.
为分析我国肉用及部分兼用型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17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对我国肉用及部分兼用型鸭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s).采用UPGMA和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自展检验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引导值,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