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及其血浆蛋白质量分析

来源 :国际发育与疾病高峰论坛暨第六届儿童保健高层论坛、重庆市儿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过早产儿出生后血清前白蛋白浓度与血浆蛋白质量变化来分析其真实营养水平.方法:检测36例早产儿出生时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对比44例足月儿;同时追踪出生后第三日的前白蛋白水平及计算其前白蛋白血浆蛋白质量.结果:(1)早产儿较足月儿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胎龄越小,变化越明显.(2)出生后3天时的前白蛋白的血浆蛋白质量变化低于前白蛋白水平变化.结论:前白蛋白能够有效反映出生时早产儿真实营养水平,其血浆蛋白质量变化更利于出生后监测早产儿营养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呼吸功能,分析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诊断标准,选择40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按1∶1设立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的呼吸频率、幅度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ADHD儿童的IVA-CPT各商数与呼吸功能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①ADHD组
目的:了解福建省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五年变化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年和2008年二次在全省抽样9个县市儿童,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儿童常规体检、病史的询问.根据WHO/NCHS推荐的身高别体重值,超过20%~29%为轻度,30%~49%为中度,超过50%为重度.结果: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2003 年 为4.9%,2008年为6.4%.五年上升幅
目的:了解五年来福建省儿童营养不良、肥胖、VitA缺乏和贫血的营养状况变化.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抽取福建省9个地市儿童,对儿童常规体检,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维生素A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福建省儿童营养状况2008年比2002年有明显提高,低体重患病率从3.7%下 降到2.2%,下降幅度为40.5%;维生素A患病率从6.3%下 降到3.2%,下降幅度达49.2%;贫血患病率从24%下 降到13.
目的:初步分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对铁代谢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转铁蛋白/铁蛋白指数(transferritin receptor-
目的:初步分析了解学龄前儿童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儿童身高(HT),体重(WT),身高别年龄(HAZ),体重别年龄(WAZ),身高别体重(WHZ),体块指数(BMI)以及体块指数Z评分(BMI Z)的关系.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郫县花园镇500名2-7岁学龄前儿童纳入本研究.采用统一的体重计和身高尺测定儿童WT和HT,利用EL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方案,对41名早产儿(早产组)和37名足月新生儿(足月组)同时进行早期干预.即从出生到24个月,在医生的指导下,由家长每天按计划具体实施,两组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评估.结果:两组小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在出生、3个月龄时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6个月龄以后三项指标在两组小儿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儿科哮喘门诊或儿科病房2007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哮喘儿童413例,随机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及就诊的非哮喘儿 童420 例作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和做相应检查,追溯哮喘病史并随访其治疗情况,寻找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10各相关因素,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发现6个危险因
目的:对哮喘易感基因进行染色体初步定位.方法:用4条染色体上63个微卫星标记和28个中国汉族家系(124个家系成员)包括72个病人和52个正常人进行连锁分析.结果:D5S419位点与气道高反应性存在连锁关系(重组率θ=0时lod值1.265),该位点位于5p13.2-q12.2.D11S935位点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存在连锁关系(θ=0时lod值为1.149),该位点位于11p14-11p12.9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的启动子在HeLa细胞的不同细胞周期的活性变化,探讨其对cyclin B1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法获得HeLa细胞cyclin B1的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插入pGL3 promoter vector,从而获得质粒pGL3/cyclin B1 promoter.采用羟基脲(hydroxyurea,HU)对HeLa细胞进行细胞周期G1、S、G
Ob;ective :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versus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