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古玉 看收藏文化

来源 :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yn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作者个人的经历和爱玉藏玉的志趣,探讨了中国玉文华的传承、玉的涵义、玉的发展历程以及玉的识别,介绍了收藏文化、收藏者、收藏的阶段以及对收藏的几个误解。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通过研究《祝允明书唐寅墓志铭》卷的原稿,结合历史资料,介绍了唐寅的一生,对历史人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文试考的《江山秋色图》卷是一副存疑之作。本文试就考其描绘的季节,通过论述凫鸭考、竹筍考兼及朱标题跋的再认识,从而论证此图的命名当为《江山图》更妥,并对此卷的创作年代给予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恳切意见。
本文探讨了作者对书画收藏的三个问题的认识:怎样看待大名家与小名头;怎样看待收藏投资的耐力;怎样看待目前的收藏市场。
本文通过王翚作品及结合蔡琦生平资料,研究了蔡琦与王翚的关系,并对研究证据提出了两个问题:蔡琦是否收藏古代书画?蔡琦于1701年前后是否在南京做官?经研究发现:蔡琦是一位元王翚作品的最重要的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并与王翚晚年交游论画,其收藏的王翚作品更是直接得自王翚之手。
本文介绍了中国民国时期陶瓷事业的发展,主要归纳为三点:仿古陶瓷和美术陶瓷的历史高峰;陶瓷工艺的教育;陶瓷史研究。
本文通过对伍嘉恩女士的访谈,了解了以下的问题:伍女士为何对中国家具情有独钟,70年代古董店有没有卖黄花梨家具,家具的喜爱有没有国界的区别,黄花梨家具的特色,伍女士这些年在家具鉴赏的经历,经营方面的心得,拍卖场上家具买家跟别的买家的区别,未来的计划如何,生意的重心在哪边。
本文介绍了艺术市场之痒与法规之痛以及高古陶瓷的涵义,分析了目前藏宝于民的大趋势,同时拍卖行情正在悄悄启动。文章还分析了高古陶瓷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廖桂英女士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廖女士是如何开始博物馆界工作的,张添根先生成立鸿禧美术馆的原由是什么,鸿禧美术馆的藏品是否是张先生捐赠的,馆藏包括哪几类品项,有什么代表性的文物,美术馆的陶瓷研究室是如何规划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美术馆经营形态如何,在策划展览是有哪些优势,多年的经营下美术馆发挥了哪些影响力,赠送给上海博物馆清代瓷瓶盖的初衷是什么,海峡两岸博物馆的经营状况有何不同,鸿禧美术
本文介绍了油画保护的一般原则,分析了油画作品的收藏和保护的管理,并进一步探讨了油画的悬挂和搬运要注意的事项。
本文将在新海派油画的历史地位、新海派油画的市场现状、新海派油画的推进和上海艺术市场振兴之间的关系等几方面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