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来源 :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h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胡索生产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延胡索从种子、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加工、质检、包装、贮运、材料归档等过程各个环节.本规程适用于陕西城固延胡索GAP基地.本文主要对延胡索生产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其他文献
人类文明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更离不开植物.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同时,一些植物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意境.人们借花木的自然生态特性赋予人格意义,或振奋和抚慰人们的心灵,或表达和抒发人的思想、品格、意志和情感,成为诗歌创作抒情咏怀的灵感源泉.“松柏”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本文尝试就松柏类的民族植物学进行初步研究.
金银花(Lonicern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金银花以花蕾入药,收载于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流行感冒、乳腺炎、痢疾等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皂苷、环烯醚萜及有机酸类化合物.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证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抗炎、保肝、止血、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从民族植物学范畴探讨其实用意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金银
风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是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植物的重要物种,在全球各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植物学内容,其中尤以中国为最。为挖掘和整理凤仙花的相关知识,选择浙南为试点,本文开展凤仙花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而为凤仙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材盲目引种不仅造成资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削弱了药材的道地性,导致药材质量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分析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相似性,并根据药材生长的限制因子确定全国范围内的适宜产地,是有效指导药材引种、扩种,合理规划生产布局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产地适宜性分析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和单个气候因子、单个产地的基础上,效率低、准确性差.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中药材产地适宜性的定量研究和多因子综合分析得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多年生常绿灌木,其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散淤的功能。主要用于热病心烦、目赤、黄疸、热淋尿涩、吐血、外治扭伤肿痛.从栀子果实中可提取的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蓝色素,是较好的天然着色剂.日本每年消耗的栀子黄色素达320 t,而且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目前,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逐
作为传统特色植物资源,中国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遗迹中,已有野生茶树的发现,并且可探知先民已将其作为药物食用,如此说来,茶叶的历史也在五六千年以上了。“荼”是茶叶最早的代名,随着茶树品种的增加和饮茶之道的广泛传播,茶的名称也渐渐增多,大抵由于产地、方言、习惯的不同,见诸文字的名称就有十几种之多.至唐代陆羽著《茶经》,对种种名称加以考察分辨,去其含义不明者,择其通称,归纳为五种
苏州位于北纬30°47~32°02,东经119°55~121°20,东邻上海,南接浙江,西依太湖,北枕长江,地处亚热带北缘,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1 100 mm左右。全区现辖六个县市(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及苏州市区。全市总面积8 488 km2,其中平原4 654 km2,水面3 609 km2,丘陵 225 km。区内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部分有
桔梗(Radix Platycodonis)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别名铃挡花、梗草、土人参、包袱花等。桔梗性微温,味甘、苦、辛。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效,用于痰多咳嗽、咽喉肿痛、咳痰不爽、咳吐脓血、支气管炎、肺脓疡等症。主要成分为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D2、远志皂苷D、远志皂苷D2、桔梗皂苷昔A、桔梗皂苷C及少量桔梗酸A,B,C及糖等;具有祛痰、抗溃疡、镇咳、
岗梅(Ilex asprella),冬青科冬青属落叶灌木,生于低山、丘陵坡地疏林下或平地.岗梅根细长,黄白色,入药,味苦、甘,性寒,是华南地区常用的道地药材,有清热解毒、生津活血等功效。据查证,有关岗梅的栽培技术至今未见报道.人们仅仅依靠挖掘野生植株来供药用,还未正式通过人工栽培繁殖技术来提高该植物资源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度,资源匮乏以及岗梅天然更新的周期之长严重困扰着人们对该植物的充分利用.本试验通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唇形属植物,以根入药,为我国著名中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陕西全省均有分布,其中耀州为黄芩传统地道产区,早在唐代就闻名于世,号称“耀芩”。本研究通过对耀州黄芩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探讨,为生产优质高产、质量可控的高品质黄芩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