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血红蛋白对小鼠骨髓瘤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来源 :第十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含不同浓度的牛源性血红蛋白细胞培养液培养小鼠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最大增殖浓度和倍增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培养液的血红蛋白浓度在1~5mg/dl时小鼠骨髓瘤细胞生长较好,细胞最大增殖浓度在1.2×106/mL以上,倍增时间小于20h,当培养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为6mff/dl时细胞生长抑制,细胞最大增殖浓度和倍增时间为6.7×105/mL和21.6h。由此可见,培养液中血红蛋白浓度≤5mg/dl时不影响细胞生长,达到6mg/dl抑制细胞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对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TgPrx)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收集、纯化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总RNA;设计合成引物并引入EcoRI和Xhol酶切位点,RT-PCR扩增编码TgPrx的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质粒pET30a(+)中,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F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进行鉴定,重组蛋白用We
目的:观察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方法:对未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13岁健康儿童接种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安全性观察,采用膜免疫荧光(FAMA)法检测水痘抗体。结果:接种对象接种后30分钟、4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观察,其副反应率分别为2.29%、3.69%、3.82%、1.78%和0·25%,6周后无副反应报告。总体发热反应发生率为3.40%,发生注射部位红
目的:旨在了解甘肃省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感染情况,为猪群和人之间的疫病防控提供参考,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乙脑的流行强度。方法:收集甘肃省部分地区猪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猪血清抗体。结果:抗体总阳性率为73.3%,其中3月龄以下抗体阳性率为63.7%,3月龄以上为78.1%,且3月龄以上抗体强度高于3月龄以下猪群,通过t-检验,二者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区中,陇南、天水为最高,甘南
目前绝大多数流感疫苗生产绝大部分采用病毒接种鸡胚培养方式,但是并非所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当年公布推荐的疫苗株在鸡胚培养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病毒复制能力,达到产品按时供应疫苗市场的要求,而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的复制能力将提高疫苗的产量和可靠性,有利于流感疫情的预防和控制。研究发现,影响疫苗毒株在鸡胚繁殖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流感病毒株血凝素蛋白(HA)部分位点的氨基酸变异、血凝素蛋白(
目的: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S191生产用毒株病毒结构基因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坛生物)用于麻疹疫苗生产的S191株25代(S191-BJ25)传至29代(S191-BJ29),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保存的S191株24代(S191-SH24)传至33代(S191-SH33)。从S191株传代病毒中提取RNA,对病毒结构基因片段N、M、F、H进行扩增及测序。将测序结果与Ce
鼠疫菌F1抗原和V抗原是两个主要的抗鼠疫保护性抗原。通过氢氧化铝佐剂吸附15μgF1、15μgrV、15μgF1+15μgrV抗原,分别制成鼠疫单组分疫苗和双组分疫苗。采用2剂(0,2周)皮下接种途径,分别免疫NIH小鼠和豚鼠,以皮上划痕人用鼠疫活疫苗1剂免疫作为对照。免疫6周后,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滴度,与此同时,使用强毒鼠疫菌141株对豚鼠进行皮下攻击,以观察疫苗效力。小鼠血
目的:建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血清学效价检测方法(PSPT)并与改良小鼠脑腔攻击法(MICA)相比较,对其适用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方法纯化出百日咳毒素(PT)和丝状血凝索(FHA)。用纯化抗原包被酶标板,以羊抗鼠IgG酶标抗体为指示抗体,建立检测小鼠抗PT抗体和抗FHA抗体的ELISA间接法,并对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PSPT法,并与MICA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索氢氧化铝佐剂戊肝疫苗的免疫原性与疫苗中PO43-浓度的关系,并探讨抗体滴度与抗原在羊淋巴液中吸附率的相关性。方法:用不同浓度PO43-处理氢氧化铝佐剂制备试验疫苗,腹腔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定量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血清抗体滴度。用钼酸铵还原法检测疫苗离心沉淀中的磷含量。采用兰格缪尔方程计算抗原在佐剂表面的最大吸附量(rm)。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疫苗在羊淋巴液中的抗原吸附率
目的:观察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CTN疫苗株]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抗体持久性。方法:对45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300人(试验组)接种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CTN疫苗株\],150人(对照组)接种进口冻干无佐剂狂犬病纯化疫苗,按照0天、3天、7天、14天、28天免疫程序。观察每针次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0天(首剂接种前)、3天、
目的:探讨单价羊株轮状病毒活疫苗(LLR)在无菌兔体内的的免疫原性效果,建立研究人RV疫苗保护性免疫机制的新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无菌兔傲为实验模型,随机将无菌兔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接种LLR疫苗。利用ELISA检测接种LLR后无菌兔血清中IgA和IgG滴度及便样中RV抗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兔外周血CIM/CD8比值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中轮状病毒VP6蛋白来观察轮状病毒疫苗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