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丁二烯生物接触限值研究

来源 :2017年度亚洲职业卫生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定中国1,3-丁二烯接触工人的生物接触限值. 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某合成橡胶厂139名1,3-丁二烯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另选择无职业性1,3-丁二烯接触的45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3-丁二烯水平,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2组工人班末尿中1,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MA)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推算1,3-丁二烯的生物接触限值. 结果:接触组工人接触1,3-丁二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0.004~7.609mg/m3,中位数(M)为0.253mg/m3,班末尿中DHBMA水平为0.171~4.235mg/g肌酐,M为1.220mg/g肌酐;对照组工人接触1,3-丁二烯的CTWA低于检出限,班末尿中DHBMA水平为0.157~1.808mg/g肌酐,M为0.627mg/g肌酐.接触组工人班末尿中DHBMA水平高于对照组(P<O.01).接触组T人班末尿中DHBMA水平((y))与工作场所空气中1,3-丁二烯水平(x)呈正相关((y)=0.349x+1.082,P<O.01). 结论:班末尿中DHBMA可作为1,3-丁二烯接触的生物标志物;建议将其生物接触限值定为2.900mg/g肌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溶解性有机质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溶解性有机质的主要荧光基团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作用机制,继而使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进一步分析溶解性有机质不同独立荧光组分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络合作用能力.结果:PARAFAC将溶解性有机质样品分离成相互独立的4个组分,磺胺二甲基嘧啶与全部组分反应均呈现出具有较为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且磺胺二甲基嘧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0、5、50、500、2500mg/k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对大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4个DEHP染毒组(染毒剂量分别为5、50、500和2500mg/kg),SD大鼠连续饲喂染毒90d.染毒结束后,取大鼠全血测定各类血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白细胞参数:2500mg/kg剂量下,雄性大鼠嗜酸性粒细胞(EOS)极显著减少(P<0.01),雌性大鼠白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CYP1A1、GSTP1和GSTM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和mRNA表达的影响,为B[a]P致癌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方法:体外培养16HBE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同一批次细胞,随机分为4组,包括溶剂对照组和各B[a]P处理组,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MSO)、1、2、5mmol/L B[a]P处理24h,于倒置显微镜
孕期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可能与多种不良出生结局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产前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为2.5μm的颗粒物)的暴露与胎儿的发育可能存在关联.对近年关注PM2.5对出生结局影响的队列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并总结,出生结局主要包括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LBW)、足月低出生体重(TLBW)、早产(PTB)及低于胎龄儿(SGA).符合条件的研究满足孕期PM2.5的暴露、单胎活产、确定的样本量及暴露与出
[目的]研究我国山东地区孕妇的拟除虫菊酯暴露水平,并探讨其与甲状腺水平的关系.[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莱州湾出生队列(LWBC)中招募406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收集其尿样和血清样本.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量了孕妇的尿液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代谢物3-苯氧基苯甲酸(3PBA),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状腺刺激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县1岁婴儿体格发育情况,探讨婴儿喂养状况对1岁体格发育的影响,为婴儿喂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某县591名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指标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选用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和体质量指数(BMI)作为婴儿体格评价指标.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喂养方式与1岁婴儿体格发育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1岁男婴与女婴的体重分别为(11.
[目的]为了探讨环境多环芳烃暴露、肺功能损伤对基于伯民翰风险评分估算的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人群(n=2268)来源于武汉-珠海队列.被纳入研究对象的均完成了健康体检和肺功能指标的检测及尿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我们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评估了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及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
[目的]为了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血压值改变的短期急性效应.[方法]在2014年冬季和2015年夏季,本研究招募了武汉市106名社区居民.在每个季节,我们连续3天监测了每位研究对象居室内、外环境以及个体PM2.5的质量浓度,并用多路径颗粒剂量测定模型评估了各采样环境的呼吸道PM2.5沉积剂量.在监测结束后,每位研究对象参加了健康体检(如血压、肺功能、炎性指标等)和问卷调查.随后,我们用广
[目的]了解持续氟铝联合暴露对二代仔鼠学习记忆损伤的作用.[方法]16只清洁级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自来水)和低氟低铝组(60mg/L NaF+600mg/L AlCl3)、中氟低铝组(120mg/LNaF+600mg/L AlCl3)、高氟低铝组(240 mg/L NaF+600 mg/L AlCl3),每组4只.用自由饮水对孕鼠(从怀孕第0天至生产22天哺乳期结束)和第一代大鼠于性成熟(从出生
目的:分析振动性白指(VWF)工人冷水复温试验(CPT)的皮温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245名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VWF分为VWF组(73人)和对照组(172人).对2组工人进行试验条件为10℃、10min的CPT,测量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CPT前适应期(0、10、20、30min的时间点)和CPT后不同时间(0、5、10、15、20、25、30min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