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植物青枯菌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dou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和一些温暖地区的毁灭性细菌病害.青枯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已发现44个科的数百种植物可被其侵染,并且不断有新的寄主被发现.它能够引起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病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连作作物的危害更为严重,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但是,因缺乏高抗青枯病的品种以及行之有效的药物,目前对青枯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和综合防治,而青枯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则能够为该病的检疫、测报、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检测不同地区枣树品种上的枣疯植原体侵染及保守基因序列的变异,本研究利用植原体16S rDNA的通用引物R16mF2/R16mR1, 16S-23S间区序列(SR)的通用引物SR1/SR及跨膜蛋白质基因(sect)引物FD9f/r,通过PCR检测采自国内7个地区14个枣树品种上的32个枣疯病和4个酸枣丛枝病样品,将PCR产物进行直接或克隆测序,结合已报导的测序数据,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
本文指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编码的AV2为RNA沉默抑制子,进而介绍了AV2的亚细胞定位方法,研究了AV2基因对致病性及抑制基因沉默的能力。
本文在来自韩国的辣椒种子中检测到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简称PMMoV),同时建立了48h内直接从辣椒种子中检测PMMoV的方法,使进境商品辣椒种子的检疫时间和检疫步骤大幅缩短和简化。
柑橘衰退病是影响世界柑橘产业的重要病害。本文从常规手段、染色体定位及分子标记等方面概述了枳属抗柑橘衰退病毒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枳属抗柑橘衰退病毒研究中的分子标记技术,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本文人工合成了CRLV cp基因,并将其克隆到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载体上,连有CRLV cp的重组载体经过测序验证后,加入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诱导CRLV cp基因表达。利用MagneGST蛋白回收试剂盒(Promega)回收融合蛋白,然后用所回收的融合蛋白免疫兔子,制备了CRLV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RLV cp抗血清能够特异性的
本文主要采用RT-PCR方法对来自武汉、株归和赣州等地的柑橘样品进行了CEVd、柑橘卷叶类病毒、柑橘类病毒I-LSS、HSVd、柑橘类病毒Ⅲ、柑橘类病毒N和柑橘类病毒OS共7种类病毒的检测,鉴定了中国发生的柑橘类病毒发生种类,进而对其分子进行序列分析,是明确我国柑橘类病毒发生情况,深入理解柑橘类病毒的分子及生物学特性,进而制订有效防治策略或乃至避害趋利加以利用的基础。
本文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TMV同属的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virus,ToMV)CP作为“诱饵蛋白”对接毒后普通烟草的cDNA文库进行了筛选。实验得到一个与CP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对该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明确其cDNA长度为615bp,含有一个长度为435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一个由14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量为15.3kDa。将核酸序列和蛋白序列同时在GenBank上进行
本文对采自浙江黄岩和重庆奉节的4个感染SDV柑橘样品(保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进行了3末端克隆分析。从4个样品中获得的SDV3末端序列测定表明,其长度均为975bp,其中包括了完整的SDV小外壳蛋白序列。
本文通过研究用纳米技术检测李痘病毒方法,发现采用纳米技术提取该病毒核酸,即使在该病毒核酸浓度极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RT-PCR检测到该病毒,从而大大提高口岸对该病毒的检出率,为防止该病毒随着苗木等繁殖材料的引进传入中国、保护中国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其他病毒的检测也有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
本文完成了对灰葡萄孢菌致病力衰退相关病毒(BcDRV)及其DIRNA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cDRV的cDNA全长为2805bp,碱基A和U含量较高为66.8%,这与其他种类线粒体病毒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