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射线”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ls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自制E型杠杆钳和超声监视引导的"零射线"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股骨干骨折20例,术前观察股骨干骨折移位时的超声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术中在超声监视下利用自制E型杠杆钳予以闭合复位,并观察骨折复位后的超声影像学特点;闭合复位后,按照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步骤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手术成功率和再手术率以及与融合术的比较 方法:系统检索1997-2012年6月发表的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英文数据库: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2年6月;制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
Recent advances highlighted profound roles of FOXO transcription factors especially FOXO1 in bone development and remodeling.The regulation of bone development by FOXOs seems to be stage-specific or c
目的:探讨经颈前路椎间孔切开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孔骨性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1-2015.12期间,本治疗组收治21例颈椎间孔骨性狭窄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56.3岁,病程平均6.4个月,均为单侧症状,颈椎CT薄层平扫及三维重建确定颈椎间孔骨性狭窄,其中单节段18例,双节段3例,术前VAS评分平均5.3分,术前所有患
Introduction: ASTM F382-14 and ISO 9585(1990)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bending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bone plates in the orthopedic industry.Absolute results of bending performance of bone plates ar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性骨折,已经得到学者们以及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应该是内固定治疗骨折的有效补充。
目的 研究儿童孟氏骨折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4例初诊误诊的儿童孟氏骨折患者,17例行尺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桡骨头脱位手法整复术,7例行尺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还纳术,回顾性分析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Maisonneuve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对收治的16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4例;左侧5例,右侧11例;年龄21-67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扭伤7例,摔伤4例.
目的:探讨动静脉足泵对踝关节镜术后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本科行踝关节镜术后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护理组(18例)和对照护理组(18例),对照护理组应用冰敷治疗,其中男14例,女4例,左侧86例,右侧12例,年龄23-52岁,平均35.7岁;实验护理组除常规进行冰敷治疗外,还进行动静脉足泵治疗,其中男12例,女6例,左侧8例,右侧10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椎间孔镜技术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例10例。
目的:探讨一期彻底清创、经内侧伤口复位开放性跟骨骨折,应用克氏针固定距下和跟骰关节,治疗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到2015年9月,对14例开放性跟骨骨折行一期彻底清创,经内侧开放伤口直视下复位及经皮撬拨复位,并以多枚克氏针固定距下及跟骰关节,直接缝合内侧创口.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2例;左侧6例,右侧8例;年龄22-54岁,平均34.6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