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缆索系统精细化分析的若干进展

来源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缆索系统是悬索桥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围绕缆索系统开展精细化研究是促进悬索体系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从主缆线形精细化计算、主缆与鞍座间滑移机理及抗滑分析、主缆与索夹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缆索系统精细化分析的若干研究进展。讨论了索夹传力模式及其简化处理方法,明确了不同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精细化计算所需考量的因素;通过模型试验、理论推导、编程计算,形成了鞍槽内主缆抗滑分析新方法;建立了主缆截面的三向异性材料均质化等效模型,通过现场索夹紧固试验数据,拟合了均质化模型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索夹区段内的主缆应力分布及主缆垂度、不圆度等关键因素的对索夹区各向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现有索夹抗滑分析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研究改进。缆索系统精细化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规范的修订及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近年来,独柱墩梁桥横向倾覆事故不断发生,国内各省市相继开展了抗倾覆稳定性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验算指标,本文以结构倾覆的力学原理为
  为解决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焊接疲劳开裂和钢桥面板铺装过早破坏的病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型钢板的新型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结构新形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体外预应力具有方便检测、可更换、便于维护的优越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体内预应力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的
  本文对既有桥梁下部结构预制墩柱与基础的连接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在该基础上提出新型公路桥梁预制墩柱与基础承插式连接。基于京港澳高速公路(北京段)某桥梁的下部结构设计
  清远市北江四桥为双塔单索面钢—混凝土混合斜拉桥,首次将钢-STC轻型组合桥面应用于超宽幅单索面大悬臂斜拉桥中。由于超宽幅布置时的横向悬臂较大,使得该桥在横向偏载情况
  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由于其造型简洁、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和经济性能显著等优点,逐渐在桥梁结构中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国内外大量学者的研究发现,全体外预应力混
  传统悬臂式导向架单次只能定位一根钢护筒,不仅工效慢,而且插打精度不易控制,而采用旋转式导向架进行钢护筒的插打施工,单次可以同时定位2根钢护筒,减少了导向架移动的次数,不
  为研究组合结构桥塔外壁钢板和混凝土界面间连接件受力机理,以中空型外壁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模型试验为基础,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连接件剪力分布特点,并以混凝土强度、
  随着桥梁工业化的发展,预制桥面板的应用日趋广泛,钢筋焊接湿接缝是目前预制桥面板的常用连接形式,由于接缝钢筋数量多,影响施工时间,不符合工业化的理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
  钢绞线锈蚀降低了其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性,导致钢绞线与其周围混凝土间的变形不协调,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快速锈蚀试验得到了不同锈蚀程度的16个有箍筋和无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