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技术的敏感性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同位素骨扫描、细菌培养、病理切片检查对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5例关节置换术后(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病人,35例均已"金标准"确诊假体周围感染纳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头坏死部分带阔筋膜张肌骨膜瓣移植术后护理; 方法:在我科于2011年至2014年对24例股骨头坏死患儿行部分带阔筋膜张肌骨膜瓣移植术进行治疗,并术后给予蛙式支具固定的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效果汇报如下。
会议
背景 股四头肌血肿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非常罕见的并发症.目前只有一例报道经股内侧肌入路初次TKA术后出现股内侧肌血肿. 个案报道 一名80岁男性患者,左膝关节反复疼痛 15年,渐进性加重伴活动受限 1年. 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左膝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行左膝TKA.术中从开始切皮到关闭切口的整个过程全部使用止血带,关节腔内注射"鸡尾酒"
目的 分析手腕部腱鞘结核的病例特点、治疗经过,探讨该病的误诊影响因素及治疗转归,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对9例腕部腱鞘结核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病变滑膜、抗结核药物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后,分析其临床疗效、误诊原因和治疗要点,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
脑卒中患者由于肌力减弱,因而行全髋置换术后极易引发髋关节脱位.Serf双动仿生髋关节在防止术后脱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改良Hardinge入路有暴露容易、不易损伤神经,维持髋关节周围肌肉稳定的优点.
目的:评估中国山区农村人群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病率,并与中国平原农村(武川OA研究)和平原城市(北京OA研究)人群所报道的膝OA患病率进行比较。
目的:建立适合医院实际的持续质量改进系统,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1、进行基线资料调查:随机抽取我院内科、外科各5个科室,在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系统之前每个科室按随机数字的方法随机选取10名住院患者,共100名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按随机数字的方法从我院护士花名册中抽取50名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知识考试;查阅2015年护理不
目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下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增长,发病率也明显增加。老龄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且骨质疏松,体质弱,保守治疗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本组探讨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Zero-P内固定系统在颈胸交界处病变颈前路手术治疗过中应用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我们采用Zero-P内固定系统置入手术治疗的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4—69岁,平均49岁;病程3~18个月,平均5.3个月.
目的:通过与自体骨比较,评价同种异体骨在颈椎结核前路椎间植骨融合中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1月,对30例下颈椎结核行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植骨及内固定术,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冷冻干燥骨组(A组)和自体髂骨组(B组).A组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38岁.
目的:观察术前患者腰臀部肌肉干预对腰椎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