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6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方法IGRA-ELISA技术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上海肺科医院结核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81例,最终53例确诊为活动性结核病、28例为非活动性结核病.每位患者分别采用IGRA-ELISA技术和T-SPOT.TB两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81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中,IGRA-ELISA检测阳性52例,阴性29例;T-SPOT.TB检测阳性54例,阴性27例,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92.6%(50/54),阴性符合率92.6%(25/27),总符合率为92.6% (75/81).两种诊断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984,P>0.05),诊断一致性高(Kappa值=0.863).IGRA-ELISA技术和T-SPOT.TB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1% (43/53)和84.9%(45/53),远高于涂片(21.2%,11/52)、核酸检测(16.7%,6/36)和结核抗体检测(36.5%,19/52),两种诊断技术检测非活动性结核病的阴性检出率均为67.9%(19/28).结论 IGRA-ELISA技术和T-SPOT.TB检测性能相似,在结核病诊断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临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标:寻找和鉴定具有较强免疫应答的新型分枝杆菌抗原用于提高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新的结核抗原的加入将有助于增加筛查潜伏结核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我们分别采用了ELISA和ELISpot方法检测分枝杆菌铁蛋白B(BfrB)在健康对照组(HC)、结核潜伏感染组(LTBI)和肺结核患者组(PTB)三组人群中诱导的抗BfrB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和BfrB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以此评估Bfr
目的 评价微量MIC法在结核分枝杆菌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结核病患者利福平和异烟肼MGIT960液体培养法和改良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不一致的分离株标本,微量MIC法检测其对两种药物的敏感性,线性探针杂交法检验其基因型表达情况.结果 对同一患者异质性分离株,微量MIC法与改良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MIC法与MGIT 960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评估线性探针测定法(Hain LPA)、Xpert MTB/RIF测定法、基因芯片法(DNA chip)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6月我院收治的拟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共142份,同时采用痰荧光染色镜检、Hain LPA、Xpert MTB/RIF测定法、DNA chip及BACTEC MGIT960液体培养对标本进行检测.采用c2检验比较3种基因型检测方法的敏感度、
会议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抗体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1 ~ 2015年6月收治的69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诊断,利用结核抗体和T-SPOT.TB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690患者中有159例确诊结核病,90例为结核病疑似者,441例排除结核病;T-SPOT.TB和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特异度分别为98.3%和80
目的 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的住院结核病患者痰标本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耐药基因检测,明确各耐药基因发生频率,并以传统结核菌培养及药敏技术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评价其一致性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指标.结果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最常
氯法齐明(Clofazimine,Cfz)作为第五组抗结核药物应用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与一线或多种二线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耐药结核病,临床耐药的情况也逐渐出现甚至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药物的抗性是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药物特异基因突变连续累加的结果。笔者将对氯法齐明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 IGRA)在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5年3月中262例住院患者,依据临床诊断分为非结核组、肺结核组、结核性胸膜炎组及结核性脑膜炎组,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ELISPOT)检测外周血标本
目的 对新疆北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性检测,研究不同基因型在该地区的流行及耐药性. 方法 收集北疆地区11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Spoligotyping)和多位点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应用NTSYS2.10e软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比例法检测临床株的耐药性. 结果 114株临床株,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和RD105结果
目的:探讨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71例确诊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应答反应(IGRAs)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并于TST方法进行比较,探讨γ干扰素应答反应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作用.结果:1.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特异性为95.77%,
目的 探讨菌阳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间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例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并对CD3+CD4+T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细胞的比值进行分析.结果 CD3+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分别有35%,62%,27%的样本数值偏低;CD4+T/CD8+T有55%的样本低于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