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PowerSystems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Matlab/Simulink平台中的电气系统仿真模块SimPowerSystems开发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可以弥补现有几种实验方法的不足,开发的实验具有实用、灵活、简单直观的特点,实验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用SimPowerSystems模拟的自动控制实验系统,所用的信号源、元器件以及各种测试仪器都与现场实物相仿,但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
其他文献
防空导弹飞行试验后弹目残骸有着重要价值。根据残骸搜索的实际需求,把残骸落点纳入到路网中,结合自适应路由算法,改进了基本蚁群算法,解决了靶场残骸搜索的最优路径问题。蚁群算法有收敛性较差、易于过早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通过构建蚁群、引入信息素约束条件、调整信息素初始值、自适应改变信息素增量等技术,增强了蚁群搜索能力,改善了算法收敛速度。仿真表明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现,时延小,鲁棒性强,实用性好。
本文以现阶段供应链金融中所存在的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问题作为主要风险中的研究对象,通过大数据的运用促进数据在管理与利用上的强化,同时利用区块链配合大数据,对于在
简要介绍安徽巢湖平顶山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最新成果 .对平顶山西坡剖面 112 .8m厚的下三叠统地层所采集的 2 86件牙形石样品 ,经处理后获得 2 870余枚牙形石样本 ,经鉴定共有 11属 5 1种 .这些属分别是Hindeodus,Isarcicella(?) ,Neogondolella ,Neospathodus,Platyvillosus ,Cratognathodus,P
~~
期刊
利用岩石化学中各种氧化物及相关比值在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中的不同表现性质 ,讨论了上黑龙江盆地绣峰组Ⅳ级层序形成的气候、水体、沉积体系及基准面变化特征 .绣峰组Ⅳ级层序自下部向中部Fe2 O3 、Fe3 + /Fe2 + 、K2 O、Na2 O等值逐渐减小 ;MnO、FeO、MgO、LOS等含量逐渐增高 ;层序中部向上部Fe2 O3 、K2 O、Na2 O等值逐渐增大 ,MnO、FeO等含量逐渐减少
针对青藏高原东部特殊的“三角形”区域——松潘-阿坝地区,通过两条测线的MT资料分析和反演,对其深部电性特征进行了揭示,发现松潘-阿坝区中深层构造较为稳定,层状特点明显,地下电性横向变化小,具有稳定地块的特点.这里存在壳内低阻层,厚度近10~20km;深部(岩石圈地幔内部)的电性结构也有两种类型:高阻异常区和具有幔内低阻层的次高阻异常区,全区岩石圈厚度在120km左右,其四周由深断裂与邻区接触.该区
基于多屏耦合形式和级联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中心频率为0.3THz的宽带频率选择表面设计。利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该单元FSS的频率响应特性,通过全波仿真软件CST分别研究了入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