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和Sr共掺杂LaYCaSrMnO的结构和输运性质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X射线衍射结合Rietveld精修的方法研究了La<,2/3-x>Y<,x>Ca<,1/3-y>Sr<,y>MnO<,3>(LYCSMO)的晶体结构随掺杂量的变化.结果表明,Y和Sr掺杂含量在x≤0.20范围内时只有单一正交相.a,b和c方向的晶格参数几乎保持不变,而Mn-O-Mn的键角从x=0时151.9°增加到x=0.20时的172.7°表明随着x的增加MnO<,6>八面体的对称性也增加.输运测量表明,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当x<0.10时,随着x的增加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Tc减小,但随着x的进一步增加,Tc开始慢慢的增加.磁电阻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呈抛物线形,最大的磁电阻出现在x=0.08~0.10附近.我们用渗流模型得到了有关输运的物理参数随掺杂含量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块体纳米复合NdFeB/α-Fe永磁材料.考查了工艺条件对磁体的磁性能和密度的影响.利用VSM、B—H回线仪、扫描电镜和XRD对其磁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较高的烧结温度有利于磁体的致密化过程,但会造成磁体磁性能的下降,低温烧结磁体磁性能较高,但磁体密度相对有所下降.在相同的烧结温度下,升高烧结压力会使磁体磁性能和密度显著升高.此外,磁粉在烧结之后形
微量元素的掺杂,以及其他杂质和微结构缺陷等非磁性成分所形成的晶粒间界相,在纳米硬磁材料中起着强烈的退耦合作用.本文以纳米晶NdFeB永磁材料为例,采用立方体晶粒结构模型,研究了不同厚度的晶粒间界相对材料有效各向异性的影响.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空位浓度的LaSrAgMnO(x=0.00,0.03,0.05)系列粉体样品,用陶瓷工艺将粉体制备成块体.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显示样品为单相钙钛矿结构,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磁滞回线,以及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M-T曲线,分析了空位浓度对样品的居里温度Tc和磁电阻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位浓度对掺杂将样品的磁电阻有显著影响,1.8T下,LaSrAgMnO样品
制备了LaFeAlC(x=0-0.4)间隙化合物,研究发现,间隙原子C并不改变其原有的立方NaZn型晶体结构,但是随碳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单调上升.且磁基态由原来的弱反铁磁性逐渐变为铁磁态.在LaFeAlC中,由低温区铁磁到反铁磁相变引起的磁熵变与较高温区由反铁磁到顺磁相变引起的磁熵变叠加,在一宽温区内得到相当于Gd的大磁熵变行为.而在x>0.1的化合物中,仅由铁磁到顺磁相变引起的大磁熵变.
采用Pechini方法制备了NdNaMnO(0.05≤x≤0.30)多晶样品,对其结构、磁性以及微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7-300K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较低Na含量的样品(0.05≤x≤0.15)发生了顺磁相到铁磁相的转变,而较高Na含量(0.20≤x≤0.30)在顺磁态中发生了电荷有序转变.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NdFeCoB非晶合金在电脉冲退火后α-Fe/NdFeB纳米晶结构的形成.结果表明,该非晶合金在电脉冲退火后形成的纳米晶的尺寸小于普通真空退火形成的晶粒尺寸.随着脉冲电压的增加,α-Fe相晶粒尺寸变化不大,其相含量的增加取决于成核的量的增加.
大规模合成磁性纳米线阵列材料在磁性器件应用研究中引起了极大兴趣.本文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高度有序纳米孔氧化铝模板中大规模制备了NiFe纳米线阵列.该方法得到的NiFe纳米线产量高(大约10/cm),而且这些纳米线阵列具有(11)择优生长取向和很高的纵横比.与其体材料相比,这些NiFe纳米线阵列具有增强的矫顽力和较大的剩磁化等性能,在微型磁性元件领域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使用合金靶制备了(TbDy)Fe薄膜.在400℃以下处理时薄膜均为非晶态.在500℃以上处理的薄膜中出现了α-Fe相.镀态薄膜呈现出垂直磁各向异性,随着基板预变形的增加,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逐渐消失,达到一定的预变形后,薄膜没有明显的易磁化方向,这种趋势经200℃处理仍保持.经400℃处理后,所有薄膜呈现出平面磁各向异性.
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O(t)/FeNi(t)]多层膜系列(其中t和t分别代表SiO层和FeNi层的厚度,N代表层数).研究发现,对[SiO(3.3nm)/FeNi(t)]系统,当FeNi层厚度小于2.4nm时,FeNi层从连续变为不连续;在t=2.1nm时,隧道磁电阻(TMR)有极大值,为-0.64﹪,当温度高于180K时,1nR正比于T,表明导电机制为热激发的隧穿导电;对[SiO(1.
用化学共沉淀和在NH/H气氛下氮化处理得到了一系列不同Ni含量的Fe-Ni-N多晶粉末.分别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entometer VSM)做了结构和磁性的测量.结果表明:要制备出单相γ′-(FeNi)N粉末与NH/H气流比、热处理温度以及时间有关.随着Ni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饱和磁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