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方式的思考

来源 :第十七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方式有与学生实习同步、顶岗挂职实践、项目参与、现场考察观摩等方式.每一种实践方式都有其各自特点、可以适合不同类型层次的职业院校和不同能力要求的教师,这对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在各行业的逐渐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渐成为"双创"的重要环节,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还处于"双创"生态圈的边缘环节,并未真正被纳入其中.打造"政府-高校-企业"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成为今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推动国家"双创"战略的重要推进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所推动的教育形态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全世界兴起,它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作为继续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基于Internet进行跨越时空的实时与非实时教学的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继续教育实践创新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继续教育时代特征,从远程教育理论与应用出发,探索继续教育创新与远程教育融合的基本
综合分析当前我军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军继续教育工作的实际,提出了新体制下我军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当前,在空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广大官兵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与单一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文章借鉴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做法,针对空军军事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力图达到优化结构、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激发动力的目的.
师资力量建设是军队院校培养人才的关键和保证.本文在研究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而后从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制度机制、美化人文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在强军目标背景下,海军战略转型步伐日益加快,对军事职业教育政工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针对海军部队使命任务的新情况新特点,审视传统政工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侧方面有的放矢地找到解决方案,为海军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优秀人才.
高校继续教育是中国近年来大力提倡的教育方式之一,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高校继续教育的质量尚存在缺乏有效监控与保障、难以确保教育得到实效等问题.本文基于上述问题,从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人、物、事三个因素入手,深入分析相应保障机制建立的内在逻辑,进而提出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继续教育政策驱动机制,完善与创新继续教育办学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成人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控机制,强化师
围绕院校教育转型,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探索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教学方法体系.为此,在分析研究任职教育种类和层次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层次的任职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就需要与教学目标和任务相适应,从而针对不同种类和层次的任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新的形势下更应该贴近实战背景,以“教为战、学为战”为标准,开展实战化教学,是军队院校及其教员的责任.但是在目前军队院校中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员,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任职经历等方面与培养实战化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所以重新整合师资,科学定位教员角色,采取观念上转变、知识结构上完善、组成结构上整合、管理上支持,建设一支适应实战化人才培养需要的专兼职教员队伍,成为军事院校实施实战化教学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改革士官教学模式是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为适应军队建设转型与战争形态演变的需要,以提高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以士官教学规律和认知特点为基础,以“两线并进”为手段,促进士官教学与岗位任职的“无缝”对接,培养高素质综合信息化应用型士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