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鱼(L.Dearborni)抗冻蛋白基因LD4的抗寒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南极鱼(L.Dearborni)抗冻蛋白基因LD4的抗寒分子机制,我们在南极鱼L.Dearborni的Ⅲ型抗冻蛋白基因家族中克隆得到含有4个结构域的鱼类Ⅲ型抗冻蛋白基因LD4,并构建了不同的表达载体.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斑马鱼体内、斑马鱼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上分别进行功能验证.结果 表明,LD4能够提高动植物在寒冷环境下的抗寒能力.为进一步探究LD4的抗寒机制,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和质谱(MS)技术发现在细胞中与LD4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该蛋白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在蛋白质的折叠和转运过程及内质网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我们揭示LD4的抗寒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本项研究将拓展抗冻蛋白的生理学功能,为其在抗寒育种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建立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进行化学品毒性鉴定的方法.方法将健康的亲代成熟斑马鱼进行交配产卵,产卵后收集斑马鱼胚胎,于6hpf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梯度浓度的甲醛、乙醇、三氯异氰尿酸、甲醇,在暴露后120 h内,观察斑马鱼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 甲醛、乙醇、三氯异氰尿酸、甲醇暴露后,随着剂量的升高,斑马鱼胚胎在各观察时间点出现死亡或不发育的现象,甲醛、乙醇、三氯异氰尿酸、甲醇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 LD50分
大防御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菌肽,是参与生物先天性免疫的关键因子,具有杀灭病菌、保护机体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双壳类软体动物紫贻贝的大防御素成熟肽基因mMGBD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对该基因进行优化合成,将其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后电转至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X-33中,得到的阳性转化子在29℃、经0.75%甲醇诱导表达72小时后,通过SDS-PAGE
Ikaros是一种C2H2型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对淋巴细胞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尼罗罗非鱼Ikaros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在抗病原感染中的免疫调控机制,本实验采用RT-PCR和RACE等方法克隆了尼罗罗非鱼Ikaros基因组DNA序列及其cDNA序列,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Ikaros的组织分布及其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响应.结果 表明,尼罗罗非鱼Ikaros基因组DNA为20454bp,其包括7
淋巴细胞抗原75 (Ly75)是一种Ⅰ型跨膜表面蛋白,属于C型凝集素超家族成员。已有研究表明Ly75在鱼类的性腺中表达量比较高,且只在特异的精细胞中表达。为了解Ly75在罗非鱼中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尼罗罗非鱼Ly75(OnLy75)的cDNA全序列,结果显示OnLy75的cDNA序列全长为6632bp,开放阅读框5199bp,编码173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根据细菌群体感应信号降解酶(degrading-signal enzyme,AiiA)基因设计探针引物,从海洋微生物ZD02基因组中扩增基因aiiA,筛选其阳性克隆,测序后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 表明:筛选到的阳性克隆ZD02-aiiA序列全长753 bp(Genbank登录号:KC756214),存在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由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预测分子量为28.1KDa,蛋白等电
gsdf是TGF-β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gsdf在青鳉中主要与性别分化有关,但是,在脊椎动物精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明确gsdf在青鳉精巢发育过程中的相关功能,本研究通过EGFP-gsdf进行组织分布和个体发生分析,发现在青鳉鱼发育过程中gsdf主要在性腺表达,说明gsdf与性腺的发育密切相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gsdf在垂体中出现表达,说明gsdf的表达可能受垂体调控
鳞头犬牙南极鱼卵壳蛋白(zona pellucida, ZP)在长期低温环境下肽链长度发生了缩短的进化趋势,为探究肽链缩短所发生的生物学意义,本实验研究了ZP蛋白对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在低温下的存活率,从南极鱼卵巢中提取RNA并反转成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IRES2-EGFP,共构建了三种ZPC5质粒,并将质粒分别转染至CHO细胞中进行表达,低
研究证明,自噬在生物应对环境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自噬在鱼类抗寒抗冻方面的研究却甚少.本研究给予ZF4(斑马鱼胚胎成纤维样细胞)不同程度的低温处理(10℃、18℃), 观察对照组与低温处理组细胞表达自噬标志物EGFP-LC3(LC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A/1B-light chain 3)的变化以监测自噬小体形成.结果 显示:低温处理诱导ZF4细
;对采自广东省海陵岛的4属5种鲷科鱼类36个个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已有的同源序列,共56条Cytb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变异、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结果 显示,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3%、31.1%、23.4%、15.2%,A+T含量(53.7%)高于C+G含量(46.3%),其中保守位点490个,变异位点244个,简约信息位点226个,
根据2015年10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62尾短蛸样本,对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胴长范围为24~67mm,平均胴长为43.2mm,优势胴长组为35~50mm,占样本总数的70.9%;样本的体质量范围为9~124g,平均体质量为37.0g,优势体质量组为13~52g,占样本总数的83.8%.不同海域短蛸的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不同,北部湾海域的样本个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