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354例,其中男192例,女162例,平均年龄29.45岁(18~41岁).174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为研究组,180例采用后路椎板开窗手术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返岗时间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指数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联影16排CT一键去骨算法及数字减影法分别对头颅CTA图像重建的差异,然后进行评分,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两种算法的优劣,探讨各自的价值。方法:50名接受头颅CTA检查的患者,图像同时采用一键去骨算法及数字减影法分别进行血管重建的后处理,比较去骨效果和脑动脉图像质量(采用均为5分法评价,1-差、2-较差、3-中等、4-良好、5-优秀)、去骨所需的时间及放射剂量,并且观察两种算法在颈内动脉颅内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3.0T MRI in normal pubers RBF(renal blood flow),and compare the otherness between bilateral kidneys, males and females. METHOD AND MATERIALS Prospec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股骨转子间骨折内侧壁骨折患者闭合复位Gamma髓内钉内固定时简便有效的植骨通道.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手术患者31例为植骨组,改组患者AO/OTA分型,A2.19例,A2.213例,A2.39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73~93岁,平均78.0岁.
目的:血沉是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速率,而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制备正是基于血细胞在血浆中沉降速率不尽一致这一现象。因此,制备PRP所用全血的血沉可能对最终所获PRP的细胞成分有一定作用。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讨血沉对PRP细胞成分的影响,为个体化优化PRP制备方法提供依据。
目的:探索石墨烯/聚酰胺66复合材料(Graphene-incorporated polyamide 66,G/PA66)的制备;方法:(1)用溶液复合法制备G/PA66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旋涂制备用于细胞实验的复合材料基底,通过注塑制备力学测试样条和接骨螺钉。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及医用几丁糖两种关节局部穿刺用药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诊的971例门诊患者(1572膝)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膝关节X线K-L关节炎分级为3级或4级,且间断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6个月以上效果不佳,患者分为三组:A组医用几丁糖组,411例(723膝),入组后0、2、4周关节内侧或外侧局部穿刺注射医用几丁糖,每次1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和查阅文献,体会cement-in-cement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男性,80岁。右髋置换术后10年,疼痛5月。疼痛集中在髋周,变化体位时明显。曾因股骨颈骨折行4次手术。全髋置换为非骨水泥髋臼、普通聚乙烯内衬、骨水泥假体柄、金属头。有高血压、腔梗等合并症。术前除外感染后,考虑髋臼内衬磨损、股骨柄松动行翻修术。术中发现金属臼杯固定牢固,聚乙烯内衬磨损,假体柄松动,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临床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矫正畸形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可行方法[2].长期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良好的生存率,虽伴有伤口愈合不良、髌骨异响、髌股关节不稳、假体松动、感染等程度不一的并发症,但术后深部血肿形成报道的文献不多,其发生率约为2.40-3.68%[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行股神经阻滞镇痛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手术行股神经置管患者50例,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置管口渗液、渗血的观察,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的实施,寻找相应的镇痛方法及护理对策。
目的 2014年我院收治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一例。手术方式采用单隧道缝线法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该手术方法。方法 取稍右侧卧位,腰硬联和麻醉下,取膝关节腘窝皮肤横纹正中偏内由近及远纵行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和腘筋膜,显露腓肠肌内侧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