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Ar/39Ar 反等时线与混合线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详细讨论石英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的反等时线与混合线问题。40Ar/39Ar等时线年龄常与坪年龄一起,互相验证.等时线截距值对应的40Ar/36Ar初始值常用于检验样品是否含有过剩40Ar,判断矿物形成的地质环境,现有正、反两种40Ar/39Ar等时线表达方式.正等时线为40Ar/36Ar–39Ar/36Ar,通常36Ar信号小,分析误差大,以小信号分析精度差的36Ar为分母,两个坐标轴的误差高度相关,产生误导性的等时线;另一方面,正等时线图解是开放性的,富钾矿物高温阶段36Ar信号极低而40Ar信号非常大,导致数据点无穷远,控制了回归线,无法精确计算样品的捕获Ar同位素组成.采用真空击碎法逐步提取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40Ar/39Ar定年实验中,随着实验进程,Ar可能分别源自:次生包裹体;原生包裹体和钾矿物微晶(如白云母、钾长石)。即最初阶段以次生包裹体为主,转为次生、原生包裹体混合,再逐渐变为以原生包裹体为主。最终矿物粒度达到纳米级时,钾矿物微晶释气将显现出来。
其他文献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电阻率油层或高电阻率水层非常普遍,这就需要更多地依靠地层的介电特性来区分油水层,而不能仅用电阻率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深入认识地层岩石的介电特性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在实验室研究条件下,通过采用带屏蔽罩的平行板电容法,对特定区域的岩心,分别饱和不同矿化度的氯化钠溶液,然后对其在射频段20MHz-270MHz频率范围内进行介电常数的扫频测量,研究其频散特性,进而考察矿化
近年来,随着井中地震技术的快速发展,VSP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和应用研究日益增多.然而,由于VSP观测系统与地面地震存在着不同,其处理方法和应用效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动校正是比较有化表性的一个处理步骤,在VSP处理过程中,无法借用地面地震相对成熟的动校正方法改善其动校正效果,因此VSP动校正数据中存在着明显的波形拉伸和畸变现象,严重的影响了VSP成像处理及后期的解释应用.相对保真动校正处理是对V
39K(n,p) 39Ar is an important reaction in Ar-Ar geochronology.Usually this nuclear reaction was carried on in 235U fission reactor.But the 235U fission reactor has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wider
会议
南黄海位于下扬子地区,邻近苏鲁造山带,为发育在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之上,经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强烈改造的叠合盆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本文基于南黄海OBS2013深地震探测测线,利用布设在海底的OBS所接收到的、源自大容量气枪激发的广角反射/折射地震信号来获取地壳深部的地震波走时数据,弥补了多道地震的不足,填补了该地区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对于了解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莫霍面形态和含油气盆地内部结构等具有重
油气的形成、运移和保存等过程均与温度息息相关,盆地热状态的精准分析能为深水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支撑.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油气聚集的"黄金带"(Golden Zone)模式;以欧洲北海盆地和北美墨西哥湾盆地为例,统计发现,全球约90%的油气资源都富集在地层现今温度为60~120℃的储层中(Nadeau,2011).其中,温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热-化学压实作用使得下伏生油层形成超压,发生水力
未进行层拉平的情况下,进行振幅变化率的处理,会受到潜山地层倾角较大的影响,地层倾角对AVR的影响很强,所以进行倾角扫描,消除界面倾角的影响是必要的。本文利用基于时间-频率域混合倾角扫描平均绝对振幅空间变化率技术,得到了AVR剖面,沿界面倾角计算的振幅变化率,基本上可以消除界面倾角的影响,并且能够较好的预测出目标储层,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潜山带构造复杂,倾角较大等特点,突出孔缝储层位置处地震波发生的变化
理论和实际资料试算表明,基于CE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得到了明显优于CEEMD直接舍弃高频IMF分量去噪和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CEEMD作为EMD的改进型算法,不但保持了EMD分解信号的优势,而且解决了模态混叠问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模态分离,不仅可以有效压制高频噪声,还能保持原信号中的高频有效成分和弱信号信息不受损失。去噪效果对比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C#编程语言可读性强,代码可移植性好,实时编译功能强大,在程序开发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实现的三维敏感地震数据性体追踪刻画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追踪刻画出解释人员所感兴趣的地质异常体,颜色渐变的显示方案能够细化数据体的构造特征,此外系统还能从各个方位角度观测所追踪到的属性体,使研究人员能更直观地观察数据体的空间结构,为解释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国海-西太平洋地区发育有数十个时代不同、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新生代盆地,它们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以古近系和新近系沉积为主。这些新生代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均受控于东亚大陆边缘不同地史时期演化和改造的构造运动,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以及印澳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按照盆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形成机制、盆地结构,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十一种类型盆地。
礼乐盆地中生代地层变形痕迹是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垮塌、解体后保存的遗迹。洋陆过渡带减薄的岩石圈,局部地区甚至有地幔的出露,以及基底发育一系列向北倾斜的多米诺正断层,与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垮塌、解体密切相关。结合邹和平等前人观点:南海北部陆缘白垩纪至第三纪的岩浆岩总体上由早期钙碱性系列、双峰式系列向晚期OIB型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系列演化,Ti,Nb等HFSE含量逐渐增高,Sr,Nd同位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