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排水板与真空预压法在尾矿库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八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银海矿业尾矿库区地基处理工程,介绍了塑料排水板与真空预压法在尾矿库地基处理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方法,材料性能和地基处理后的效果分析,为尾矿库区地基处理中的土工材料选用、施工工艺优化等提供了借鉴.该工程是塑料排水板与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方法首次在我国尾矿库中应用并取得了很好效果的成功案例,为我国各类尾矿库区加固软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缺乏砂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水平排水,本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水平排水板系统进行水平排水,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施工速度快并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一些新型材料和新的施工工艺在本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整体式塑料排水板、宽体塑料排水板及水平排水系统取代砂垫层施工工艺。该方法加固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施工效率快,同时由于大量的地基软土中水的排出,加大了沉降量,增加了库容,因此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是评价边坡稳定性的两种常用方法,极限平衡法对边坡部分要素进行了简化,计算过程简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有限元法可以不受边坡几何形状和土体不均匀性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反映岩土体应力—应变关系.以陕西陈家山煤矿铁路专用线路基滑坡治理为例,借助GeoStudio软件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求得的安全系数较为接近,但有限元法得出的滑动面更为准
对于铺设在海床上的油气管道而言,由于底床崎岖不平、工作热应力等原因易产生局部悬跨段。海水在流经悬跨段时,往往伴随着漩涡的周期性发放,同时也受到底床摩擦的影响,其流态比较复杂。为进一步揭示泥沙在复杂流动条件下的起动机制,首先采用SST湍流模型对悬跨段管道附近的流场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获得流场压强在底床上的分布特征与波动特性;通过耦合上部流场压强边界,并引入振荡孔压与残余孔压的发生与消散机制,构建了悬
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遇到了越来越多的软土地基问题。本文分析了沉管碎石桩在加固不排水强度小于30kPa的淤泥地基时设计和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通过试桩,得到了适合该条件下的关键施工参数,通过对原型观测数据的反分析,得到了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参数.在淤泥中进行水上沉管碎石桩施工,采用逐步拔管法,桩身密实度可达到较密实状态。上部lOm地基土过于软弱,对碎石桩体约束较差
富含地下水地区进行基坑开挖,其底板往往在地下水位以下,通常需将水位降至底板以下一定深度,以保证基坑干施工及基坑开挖安全.某水闸基坑上覆淤泥土层厚度达11m左右,下伏强透水砾砂层,周边为河道,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在综合分析原降水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降水井布置、滤水管深度等优化设计方案.考虑砂层及隔水帷幕渗透系数上下限组合,分4种工况进行了渗流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能满足降水要求.最后考虑了旋喷
在吹填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弱,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对安全性、承载力等的要求,需对吹填土软弱地基进行人工处理.合理确定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对后期建筑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地基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及公式较多,合理选用计算理论,计算出能较真实地反映地基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运用4种常用理论计算方法,对4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4种方法进行探讨,为以后类似工程确定地基承载力提供参
根据某一水闸基坑开挖工程,在排桩桩体内埋设测斜仪、钢筋应力计对非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采用规范法讨论了后排桩不同嵌固对前、后排桩的变形、内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等长双排桩桩顶位移、桩身剪力、弯矩与传统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规律一致;增大后排桩的嵌固深度,前、后排桩的桩顶位移均减小;前排桩桩身剪力、弯矩减小,后排桩增大,但当嵌固深度超过桩长3/4时,前、后排桩的桩顶水平位移
碱渣与粉煤灰、水泥、石灰、黏土在不同配比下混合可形成适宜于作为工程填料使用的碱渣土.试样利用大量碱渣并外掺少量拌和物为原则进行配比.针对不同配比、不同密实度的试样进行了击实试验、压缩试验、CBR试验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工程需要配制的碱渣土可应用于路基填筑,并且应根据不同结构层的强度要求设计不同的配合比.同时,碱渣土的化学污染性、亲水性及不稳定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从经济性上分析,采用碱
水下挤密砂桩可以直接、快速、显著地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并减少工后沉降,是水下软土地基加固新技术.本文阐述了挤密砂桩的加固机理及其特性,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出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折减计算方法,以洋山深水港区三期临时码头接长工程中的挤密砂桩复合地基为例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介绍了水下挤密砂桩在港珠澳人工岛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随着我国人工岛及港口建设的发展,可以预见,水下挤密砂桩技术还将以其
以新吹填软土地基试验区为背景,对降水动力固结法的施工参数、加固效果进行研究.现场通过对孔隙水压力、沉降、地基承载力等的监测和检测得知,降水动力固结法是有效的地基浅层加固方法,可用于加固新吹填的粉土、粉质黏土及含有淤泥夹层的软土地基,加固后形成较均匀的硬壳层,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并指出在施工中,单击夯击能应遵循"先轻后重,逐级加能,轻重适度"的原则,且第一遍夯击次数和夯击能为施工关键参数,为
为研究欠固结吹填土的真空预压处理效果,结合天津某大面积吹填土地基真空预压处理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实测真空度、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分析了欠固结吹填淤泥沉降、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消散变化特点,并结合加固前后室内土工试验和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对加固效果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抽真空第一个月内欠固结吹填淤泥沉降及水平位移发展显著,易导致加固区边缘密封膜拉裂而产生漏气影响加固效果,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