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灵活应用

来源 :国际(中日韩)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er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一书,是治疗胸痹的一个主要方剂,该方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非现代的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替)四昧药构成。《古方选注》中介绍: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而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但当加半夏1味,和胃而通阴阳。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此方经过药味加减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胃病、高血脂、郁症、胸外伤、乳腺增生、慢性肺病、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慢性胆囊炎等多种疾病,现结合病例,简要列举。
其他文献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是使基层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有很重要的意义。适应新医改,为基层农村培养实用性护理人才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
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有关学习动力和方法等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并作出分析。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见和建议。
“(技能+特长)×态度”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涵盖了技能、特长、态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培养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更注重对护理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教育,适应了现代护理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人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护理专业形成“二三二”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强化技能培养。通过实施“12346”学生培养工
目的:了解护生专业思想水平现状及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途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8名护生进行专业思想水平及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途径的调查。结果:仅9.6%学生把护理专业做为自己的理想,家人意见(占25.85%);不喜欢(包括不太喜欢和讨厌)护理专业的占45.8 7;55.50%的学生表示有机会愿意另选专业;学生首选的专业思想教育途径是到医院参观学习。结论:大多数学生入学动机不纯,专业思想不巩固,要通
本文介绍了应用CAI课件进行《儿科护理学》教学,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并调动学习积极性,适应与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提升了教学效果。
学《伤寒》,不背,是不行的;死背,不能活用,是万万不行的。《伤寒》成书以后,历代医家为其注疏立说,多如牛毛,极大地丰富了《伤寒》的内涵与外延,仲景为之欣慰。但是,历代亦有很多医家,死背、死用《伤寒》之方,强调仲景之方,多一味不行,少一味也不行,多一克不行,少一克也不行,必须原方、原味、原量地用,仲景为之哭泣。笔者,粗读《伤寒》,今,试解“学《伤寒》之要”。余论,皆管窥缝视,万望读者见谅!
桂枝去桂加茯苓自术汤,为出典于《伤寒论》之方剂,关于本方将桂枝汤之君药“桂枝”除去之说,自古以来疑义丛生,议论纷纭。然而,藤平健重新证实其临床效果之后,诸多临床病例相继见于报导。笔者临床应用此方获得效果,因而确信这是一个具有实用配伍意义的方剂,故试举病例说明之。“去桂枝”之目的在于减弱发表之力,增强逐水之功。桂枝之药性,具有提升生理性正气,及使病理性逆而上行之气下降之双向作用。试用一元论观点说明这
本文考察未经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本(千金方)(遣唐使携回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太平圣惠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及经宋校勘本《备急千金要方》、《宋版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方》、《千金翼方》、(金匮要略)(邓珍本、吴暹本)中的“表”、“外”、“裹”、“内”,并与《宋版伤寒论》序文及《千金方》(遣唐使携回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相比较,发现宋校正时以“外”替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按传统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六经辨证在论治咳嗽一病时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仅就六经辨证治疗咳嗽谈谈自己的浅见。
本文通过对几个病例的分析,阐述了合方是方证的发展与延伸。在临床中,疾病千变万化,并不是全按书上来患病,有些病,有时用药只需一二味药便可,有时需要一个方,更多时候需几个方剂的合方才能愈病,这就要求医者苦练基本功,多临床,先要记住单味药证,后记方证,日子久了,再记合方证,自然而然会将一个方看成一味药来记,再后来将几个方的合方当作一味药来用,若再来一个复杂疾患,脑海自然会联想起一个合方方证。一部《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