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熔凝对45钢回火行为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回火处理对45钢表面重熔层组织结构和硬度的影响,本文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技术对45钢进行了不同次数的辐照处理,并对经过辐照后的45钢进行了回火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多次辐照可以在45钢表层形成较多的残余奥氏体,且硬度有所上升;经过回火处理后,45钢表层的残余奥氏体逐渐分解,硬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其他文献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原油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相关特点,系统比较了其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本套装置所采用的处理技术之间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本套含油污泥处理装置"清洗-除油-离心法"和"热解法"相互结合的处理技术.在"清洗-除油-离心法"技术处理后的污泥可实现污泥矿物油含量≤1%,再经过热解可实现污泥矿物油含量≤0.3%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烛式过滤器己经得到广泛地应用。烛式过滤器长周期运行后,需要对其进行过滤清洗,实现过滤介质的重复使用.传统的反冲洗技术具有很多缺点,对于难滤物料清洗效果不佳.而超声波清洗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通过施加超声波辅助清洗可以提高清洗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超声波在过滤器中的传播规律,包括超声波加载在介质中和加载在管板上的传播规律以及这两种加载方式的清洗效果比较.超声波加载在管板上时的实际
1970年以来,有了区别于以往的气氛渗碳的真空渗碳技术.利用真空的优势,进行真空隔热的高温处理,大幅缩短了处理时间.但是,那时候因为使用的是丙烷,所以碳黑会附着在炉内及电机绝缘部位,导致绝缘问题和炉内清扫问题,因而未能得到普及.使用是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乙炔的真空渗碳炉在生产线上已经有数年。真空渗碳炉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用丙烷气体进行的真空渗碳的诸多问题,特别是积碳的问题。并且,其优越于气体渗碳的品质优
本文设计了一种大型重载真空渗碳炉的关键部件—渗碳移动喷管和炭黑自动清理系统,渗碳移动喷管可自由伸缩移动,将渗碳气体直接引向被处理料区心部,实现大型重载渗碳炉密集码料情况下的均匀渗碳;炭黑自动清理系统是通过内部气路清除炉内炭黑的装置,有效克服了绝缘件易积碳而破坏绝缘的问题,提高了渗碳效率,优化了渗碳工艺.
Thermal Prophet是上海交通大学于近年开发成功的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处理数值模拟软件,本文介绍了该软件在基本架构,技术特点及功能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以Thermal Prophet对20CrMo钢圆柱零件渗碳淬火工艺的模拟计算为例,对比了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差异,显示了Thermal Prophet软件在热处理浓度与性能预测方面的良好效果.表明了其在钢铁零件热处理模拟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采用两种淬火介质(13%PAG和淬火油)对60Si2CrVAT弹簧钢进行淬火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应力比r=-1的轴向高周疲劳行为,并拟合成疲劳S-N曲线.利用SEM、EDS、TEM和SAED等方法对疲劳断口形貌、源区成分、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13%PAG淬火后的疲劳极限(781.5MPa)比油淬疲劳极限高67.5MPa(714.0MPa).疲劳断口分析表明,两种冷速的疲劳破坏大
为了达到使用国产钢材,批量稳定地生产符合高铁动车标准机械性能及金相组织.本文通过实验,探索正火调质工艺炉温、冷却速度对产品最终性能及金相组织的影响,为悬挂式车轴热处理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工艺依据.同时,本文结合太原重工集团轨道公司的高速铁路动车车轴国产化热处理项目,提出了设备使用厂家与制造厂家联合研制、共同开发、交互式设计热处理工艺及装备的创新思维.达到了使用国产钢材,批量稳定地生产符合高铁动车
基于纵向往复磨削和横向间歇进给的磨削淬硬试验,采用ANSYS软件对大尺寸平面磨削淬硬温度场和淬硬层深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平面磨削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前一道淬硬层经历了后一道磨削过程对其的短时回火作用;且越靠近第二道磨削区,前一道淬硬层回火作用越强烈,导致其硬度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形成一条由回火区与淬硬层过渡区共同组成的软化带;磨削淬硬层深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研究结果为揭
本文通过弯曲疲劳实验研究表面粗糙度对动车组车轴钢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0.8试样的疲劳极限为380MPa;Ra1.6试样的疲劳极限为320MPa.在同一应力水平下,Ra0.8试样的疲劳寿命大约是Ra1.6试样寿命的1倍以上.随表面粗糙度增加S-N曲线整体向右下方移动,且拐点之前斜线部分斜率减小.在同一应力水平下,材料表面粗糙度越大,材料表面应力集中
本文针对大型锻件在电加热炉内的回火过程,采用了三种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模拟计算工件的传热,分别是经验公式模型、表面辐射模型、对流和表面辐射模型.大锻件几何模型选用简单简体,模拟结果与实测工件上的温度曲线比较发现,经验公式模型计算的温度值偏低,与实际不符;表面辐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能较好的预测工件到温时间、保温时间和工件内温度梯度分布,但加热低温区与实测值偏差较大,最大处低于实测值26%;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