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edictor of Bevacizumab Therapeutic Efficiency in Metastatic

来源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贝伐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示较好的疗效.然而,不同患者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则有很大的差异.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具体的直接/间接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贝伐单抗的疗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结直肠癌组织微血管的分类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对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病理标本用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肿瘤内血管的特点由CD31和CD34标记,并对MVD进行检测和鉴定.通过CT扫描评估肿瘤治疗效果. 结果:在结直肠癌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微血管:分化型(CD31+/CD34+)和未分化型(CD31+/CD34-).抗CD31染色阳性的血管多于抗CD34阳性的血管.在治疗敏感组,未分化血管的MVD(10.7±3)显著高于不敏感组(6.9±4,P=0.01).每种类型的血管用中位MVD值作为截止值将患者分为高、低MVD组.其中,未分化血管高MVD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低MVD组(9.5vs4月;P=0.001). 结论:这是首次报告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存在不同类型血管.未分化血管的微血管密度可以作为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预测指标.未分化血管的MVD值高提示患者疗效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能力的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源;恶性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转移、化疗耐药、抗辐射等恶性表型特征都与肿瘤干细胞有关.CD133(又名PROM1)是表达最为广泛、研究最多的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之一,我们猜想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CD133的功能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影响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我们收集了393例于199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安
目的:大量临床前期试验证明放/化疗能够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对瘤内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的影响,以及TILs与新辅助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试验回顾性纳入了127例行新辅助放/化疗并行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分别对新辅助治疗前的活检肿瘤组织及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分别检测新辅助治疗前后TILs(CD3、CD8T细胞)的阳
Objectiv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thylation status, expression,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RASSF10 in colorectal cancer.Method: Eight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 89 cases of primary colorectal
会议
目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与其特异性受体BAFF-R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活动性和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经美罗华治疗后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BAFF和BAFF-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也有表达.本研究意在探索BAFF和BAFF-R对经R-CHOP治疗的DLBCL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9年11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确诊并经R-CH
目的:fastact2的研究结果显示:化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FS和OS较单用化疗者显著延长,在亚组分析中发现这一优势仅发生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中.此外,还发现上述联合治疗与多项EGFR-TKI单药治疗3期临床研究的结果相仿.因此,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究竟采取哪种治疗策略更为有利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探索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最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和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酸转移酶1A1(UGT1A1)分布情况及其与腹泻发生的关系以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以IP方案和EP方案治疗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检测患者的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型,对比两方案的疗效和化疗毒性,分析UGT1A1基因型与其相关性.结果:三个中心共纳入62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I
BACKGOURND: BRCA1 express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outcome to platinum-and taxane-based chemotherapy.MDC1, 53BP1, MMSET and UBC9 are involved in DNA repair and could modify the BRCA1 predictive model
会议
目的:文对包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内相关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综合评价胃癌根治术后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疗效.方法:过搜索美国护理与医疗相关文献资料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旗下Web of Science数据库,英国考克兰临床对照实验数据库,美国临床试验注册网站与英国当代对照试验数据库等获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也包括相关参考文献及会议记录
目的:文回顾性研究分析POU5F1P1rs10505477的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们首先将944位接受过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进行SNaPshot基因分析,其中有291位在术后行化疗治疗.然后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层分析了该位点多态性与中国胃癌患者的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提示POU5F1P1rs10505477的多态性与胃癌患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在分层分析中,结果
目的:检测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AKT2,COX2和EGFR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首先构建三种基因的质粒标准品,建立绝对定量Real-time qPCR体系,然后Trizol试剂提取52对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RNA,采用构建好的绝对定量体系检测AKT2,COX2和EGFR基因的表达量,并分析这三种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质粒标准品检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