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气候态变率与我国气候异常

来源 :第九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uji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Kaplan等重建的1856-2001年全球海面水温距平(SSTA)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SSTA气候态变率,其主模态以热带西太平洋和赤道南北两侧的热带太平洋大值同号为主要特征,其时间系数具60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它与全球气候跃变和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我国汛期降水的长期变化有密切联系.根据热带太平洋气候态变率60年左右的时间尺度,预测未来10年内,我国汛期降水仍以长江流域偏多为主,华北干旱形势难以缓解.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技术主要为通风、抽放等物理方法,该类方法仍不能完全满足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安全要求.本研究提出一种治理煤矿瓦斯的新思路,方法,试图通过生物技术氧
本文综述了生物絮凝的研发历程和分类,介绍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流程及产絮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成分来源的不同,介绍其分离纯化技术、化学本质及研究方
项目研制出环境生物信息学软件Ebis6,用于设计特效菌株Fhhh处理PTA石化废水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参数.经过通用性和可行性的验证,应用Ebis6软件计算Fhhh处理PTA废水现场工程所需
本文取广东省佛山市石啃工业园区内河道内水,用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作为絮凝剂,1g/L的AlCl3溶液为助凝剂,进行混凝的效果实验.通过效果实验基本定出普鲁兰和AlCl3溶液的投加量
本文采用生物陶粒反应器对滤后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浊度等去除效果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分析了生物陶粒对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陶粒反应器对水中
本文采用多孔介质表示建筑群,用形式阻力(form drag)表现其对气流的阻力,基于κ-ε方法开发了城市冠层流场模式(Numerical Model of Flow Field in Urbadn Canopy Layer),并
本文采用铁锰细菌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明显去除效果的除铁除锰高效菌种,并将其固定在石英砂滤料上,对配制的模拟含低浓度铁锰离子地下水进行长期运行效果测试,并在相同条件下作
应用子波分析对在环境风洞中模拟的平坦及城市近地面边界层湍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湍流的间歇性结构与湍流的串级输送.实验结果表明,近地面边界层的湍流行为具有强烈的间歇性
本文对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组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研究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XRD)、电子显微镜及能谱(SEM-EDX)、激光微探针质谱(LAMMS)、二次离
根据室内模拟大气边界层的需要,开发了适合于水中温度场和速度场测量的快速响应设备.温度场测量采用铂电阻传感器多探头测量,速度场采用片量光源流动显示技术.温度和速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