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宁夏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 :第三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123456789zzuli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宁夏感染性腹泻的细菌病原谱构成和病原分布特征。方法:对银川市、平罗县、青铜峡市、中卫市、海原县2010年3月-2011年12月就诊的1519例感染性腹泻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便标本,分离可疑病原菌,用聚合酶链技术(PCR)、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可疑病原菌,分析细菌病原谱构成及病原分布特征。结果:1519份标本分离各种肠道致病菌218株,阳性检出率14.35%,致泻性大肠艾希氏菌居所有检出菌的首位,占44.95%(98/218),其次是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夏秋季分离率10.99%(167/1519),冬春季分离率3.36%(51/1519株);致泻性大肠艾希氏菌感染在≤1岁组和>50岁组居首位,幼儿和青少年(2—15岁)的志贺氏菌感染居首位。结论:宁夏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致泻性大肠艾希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气单胞菌,夏秋季感染率高于冬春季节,婴儿和中老年人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易感人群,志贺氏菌是引起幼儿和青少年腹泻的重要病原。
其他文献
各具鲜明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体现着不同生存条件下的民族健康智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民俗是民族医药文化的主要载体,实地调研和实际体验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心理沟通是研究结论真实性、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以诚相待、相互尊重是实现心理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研究者应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和“现代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从针灸疗法的理论体系,作用机理以及操作过程等方面探讨针灸疗法用于治疗心身疾病的优势,为心身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一种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问题。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早泄的历史沿革和治疗对进行了综述。并对中国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对其均有大量研究、论述,从精神疏导、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中医辨证用药及西药)方面对临床治疗进行阐述。
目的:观察小蓟饮子加味治疗肾性血尿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药雷公藤多甙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双嘧达莫50mg,每日3次口服;百令胶囊3片,每日3次口服;中等剂量激素(强的松30~40mg)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蓟饮子加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8例痊愈,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9例,总有效率60%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此方具有很好的消
目的:观察银芷肛肠熏洗剂对大鼠痔相近模型局部症状、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68(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的影响。方法:采用肛门外周注射冰醋酸法制作大鼠痔相近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银芷肛肠熏洗剂高、中、低剂量组及空白组、马应龙金玄痔科熏洗散对照组,连续给药7天,于给药后2、4、7天观察给药后大鼠的局部红肿、炎性渗出及溃疡面积,判断药物的抗炎、促
介绍中医眼科学常用的辩证方法,内外治法,举例眼科致盲性难治眼病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认识及治疗,说明中医眼科在难治性眼病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科学有效的发挥中医药学的医疗保健作用,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工作的特点之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症候群。本文介绍了西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的4种方法,但西医疗法存在着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且停后易复等问题。中医药治疗PNS,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依耐和频繁复发等问题。着重分析了中成药和针灸疗法在PNS中的应用,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
目的:总结观察肿瘤康胶囊辅助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将8家医院408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6例)和对照组(102例),均采用GP方案化疗2周期,GP方案为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DDP30mg/m2第1-3天,21天1周期。在化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肿瘤康胶囊6粒/
随着手足口病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暴发流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也有增高趋势,手足口病的防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异性治疗方法和特效抗病毒药物问世,研制有效的疫苗成为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最有效的策略。EV71和CoxA16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在手足口病的流行过程中,EV71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优势菌株,并因其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而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关于EV7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1989~2011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菌型变迁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采集的腹泻病例、猪、鼠类、羊和犬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0:3和0:9血清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猪和鼠类依然是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宿主;血清型和生物型在不同时期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型别,Ⅰ期(1984~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