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连续流工艺的造价控制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城市在建及筹建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出建设更为经济且符合功能的污水处理厂。从工艺设计及建设运作模式的的角度,对连续流工艺的造价提出可控制因素的构想,同时结合已经达标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讨论小型污水厂对于PLC系统、建(构)筑物形式等方面的设计标准。为今后国内大量小型污水厂的建设节省可控制成本。
其他文献
半煤岩普掘巷道普遍采用(π)形钢吊环式前探梁作临时支护配合传统绕绳式耙装机出矸,该配套工艺落后,安全度低、工序繁琐、工时占用时间长严重制约掘进综合单进的提升;翟镇煤矿研究应用装煤机、移动支架新配套模式,通过试验应用减少工人进入空顶区作业的概率,淘汰被动的吊环式前探梁临时支护,实现普掘工作面锚支一体化,促进了普掘装备的本质安全。
留小煤柱掘巷一直是矿井生产的难点。根据福城矿业公司1902N回风巷留小煤柱掘巷的地质条件,通过对1901N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的分析及对矿井相似条件巷道支护设计方案的参照,依据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合理确定小煤柱尺寸,优化锚杆布置方式,从而改变围岩的应力状态,提高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在支护方案、施工管理及现场监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留小煤柱掘巷锚网带支护的应用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针对山东郓城煤矿施工轨道巷时遇见岩石属于典型的软页岩,煤加矸层的岩溶陷落区域,采用“注浆加固,管棚支护,短掘进,快支护”的方法。由于开掘巷道破坏了原应力平衡状态,围岩应力产生了重新分布,首先采取“锚杆+金属条丝网+锚索”进行初期支护,初次支护软岩变形能量来自大范围的上覆地层,常由急到缓,初次支护不宜“硬顶”,采取了卸压、可缩等让压措施,以柔克刚,先释放一部分岩体变形能;待岩层趋于稳定状态时,进行二
针对顾桥矿- 780m南翼胶带机大巷在地质异常体中掘进所遇到的地压大、泥石流现象和后期流变变形明显等特点,经过工程实践,施工中逐渐摸索出短注短掘施工方法和工艺。利用短注短掘施工方法已在地质异常体中成功掘进27m,为相似工程地质条件掘进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苏北某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91年,是淮河流域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1994年投入运行,建设总规模16.5万m3/日,分三期建设.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在近20年的运行中,对于曝气池的管理主要是活性污泥(活性微生物)的运行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为了改善超大型周进周出沉淀池的水力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和优化.针对某直径60m的周进周出沉淀池,运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并分析了沉淀池的流场特征,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竖向流进水、双向挡板的设置,可将沉淀池内部环流的半径增大至26-28m,径深比θ宜选择8.0~10.0,坡降i控制在0.050.通过适宜的工程优化措施,超大型周进周出沉淀池的内部环流性能得以显
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中,MBR已成为优先选择的工艺之一,在众多污水厂的MBR升级改造过程及正常运营期间,除了建立应急预案外,还应建立切实有效的应急保障措施,以应对突发的污染事故、保护现有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整个污水处理率与达标率。本文介绍了一种稳定、可靠,能快速启动的MBR生产应用保障措施即超磁水体净化站,本系统工艺设备占地小、投资运行费用合理,能为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及升级后的稳
在南方某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出水口取青苔和水样配置混合液,采用光干扰法进行青苔抑制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绿光照射能够很好地抑制青苔的生长,干扰20 d后水样的SS值分别为日光和红光条件下的58%与61%,绿光对青苔生长的增长限制率为33%~93%,限制作用明显;红光干扰对青苔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干扰20 d后水样的SS值为日光条件下的96%,增长限制率在10%以下;绿光的波长介于490 ~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发[2005] 110号文的要求,因红花水电站的建成,柳江河市区段成为大型水库,龙泉山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面临由原来的一级B标提高为一级A标的形势。本文从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三方面的改造对龙泉山污水处理厂提标的途径进行探讨,并通过试验确定可行性。
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是污水厂建设带来的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污水厂恶臭来源,然后针对目前较为常用的恶臭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缺点比较,提出不同除臭方式的适用场合,为污水厂设计时除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