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本质

来源 :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第四届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是人类认识最早的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之一。对于体的讨论从古希腊到今天已有两前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大多数学者把体看作是一种时间的体现形式。然而,本文认为两千多年来人们对体的本质的理解从根本上来说出现了偏差。本文通过对语言中体范畴的本质的深入分析,提出:就其本质属性而言,体是表现动词空间存在形式的。并在此基础上,把体界定为:体现动词空间存在方式的语法范畴。它是事件空间形态的语法化表达手段。
其他文献
  In the developing society in China,facing various expectations and pressures,English teachers of ethnic minorities(teachers who ar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
会议
  语流切分是听者依据句法和语义规则,将连续不断的语流切分为若干能被理解的信息单位的过程,研究语流切分影响因子对促进语流切分、提高话语听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
  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了及物性系统在听力语篇小句中的不同实现与分布与听力语篇的话题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假设是:及物性系统的不同及物过程在听力语篇的实现与分布受不同的听
会议
  文化对语篇的生成和效应起着对应性的作用,跨文化写作在语形、语用、语句和语篇四个维度都体现着系统性的文化负迁移,文章通过量化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字本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文化学视角讨论认知、语言与民族文化身份构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首先,语言认知是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基础。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符
会议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力图使用明晰语言或言语来表达思想,以求表达的准确,然而有时却难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这是因为在实际交际场合中,语言或言语有时需要准确、清楚;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早已为学者所关注,但近年出现的linguaculture和languaculture这样的学术新词进一步强调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以往在语言与文化的
会议
  传统语法认为从属连词becaus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而Quirk et al.(1985)和Huddleston & Pullum(2002)提及because引导的从句能在句中充当主语,如(Just)because I object to
会议
  随着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范畴化认知能力在认识客观世界和语言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而形成了所谓的“范畴化研究热”。
  多模态隐喻是在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下,通过转喻、隐喻机制、概念映射等来实现两域关系的建立、意义的表征、跨域的映射和隐喻意义的构建,这一立体的、复杂的、动态的认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