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双功能修饰制备抗污染抗菌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

来源 :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用Ugi四组分反应(Ugi-4CR)制备可针对多重污染源的新型抗污染抗菌芳香聚酰胺反渗透(RO)复合膜.由于膜表面残留大量羧基,根据Ugi-4CR,一步反应同时接枝亲水性大分子端羟基醛化的聚乙二醇(mPEG-CHO)和含有端氨基的抗菌剂三(2-氨乙基)胺(TAEA)或磺胺甲基恶唑(SMZ),制备两种既能抗有机物吸附、无机盐沉积又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改性反渗透复合膜:PA-g-PEG/TAEA和PA-g-PEG/SMZ.用ATR-FTIR、XPS、FESEM、AFM、WCA等对膜表面化学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通过错流渗透过滤牛血清蛋白(BSA)和高硬度无机盐的水溶液来评价抗污染性能.用菌液震荡法评估微生物抗污染性能.结果 表明:Ugi-4CR成功在RO膜表面进行,两种改性剂同时接枝.改性后,膜表面粗糙度降低,亲水性增强.经过48 h抗污染测试后,两种改性膜的通量衰减率明显低于原膜,而且纯水洗涤后恢复率显著提高.同时,在菌液震荡过程中,对应于两种改性膜的菌液浓度明显低于原膜,抑菌效果显著增强.
其他文献
本工作以聚苯乙烯催化小球作为光催化剂设计悬浮式光催化膜反应器,用于水体中燃料分子的过滤降解.首先利用紫外接枝的方法,把离子液体单体接枝在小球的球体表面,得到聚离子液体(PVBMC)的离子液体刷,最终通过PVBMC与磷钼酸(POM)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制备出聚苯乙烯催化小球PS-g-PVBMC-POM.通过FESEM表征改性前后聚苯乙烯小球的表面形貌,通过FT-IR、XPS表征催化小球的表面化学组成,
发展能够调节膜的抗黏附性能的策略是膜污染研究领域中首要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热力学方法系统地评估了三种不同情况下膜与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 发现膜表面电子供体张力参数(γ-)是比表面亲水性更为可信的污染预测指标。当γ-高于临界值时,其相互作用力在分离距离初始范围内总是排斥的,说明当进行膜设计时,若能使得γ-高于其临界值,膜的抗污染性能将会大大提高。同时还发现,膜表面zata电位对污染黏附具有一定
二甲醚作为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产品备受青睐,在日用化工、制药、制冷、染料、涂料、气溶胶喷射剂等方面应用广泛;另一方面由于二甲醚具有十分优异的燃料性能,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柴油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然而,二甲醚的产率和选择性受平衡反应的限制,因此如何提高产率和选择性已成为一大挑战.膜催化反应可以同时完成催化反应和产品分离两个过程,从而实现催化-反应-分离一体化,具有简化流程,节省投资
膜蒸馏-结晶耦合技术是化工分离以及膜科学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尤其在生物大分子领域,膜蒸馏-结晶耦合有其独特的优势及特点。迄今为止,多种生物大分子已经运用膜蒸馏-结晶耦合方法获得了良好晶体。但是,目前对于膜蒸馏-结晶耦合的研究还集中在不同结晶条件筛选,晶体结构的分析等方面,对于膜改性的研究较少,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结晶特点及自身性质,进行不同的膜改性对晶体结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将水凝胶材料引入
现阶段,油田主要使用真空蒸发结晶方法来进行油田采出废水中水、盐的分离和乙二醇的再生回收[1].但该技术具有操作温度高和结晶过饱和度不可控的缺点,所以需要引入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2,3].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4],提出采用真空膜蒸馏结晶耦合技术综合回收油田采出废水,考察了进料中乙二醇的质量分数对膜蒸馏部分水的渗透量和进料处理当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膜蒸馏-结晶耦合过程度晶体颗粒特性的调控作用.
自然界中锂元素有6Li和7Li两种稳定同位素,6Li是必不可少的核聚变堆燃料,7Li作为聚变堆的堆芯冷却剂和载热剂,是新一代核能“钍基熔盐堆”的熔盐介质。锂同位素的分离是将非常相似的两种元素6Li和7Li的分离到需求的丰度。同位素分离是分离领域的难题。汞齐法是目前仅有的工业化的分离方法,但是《国际水俣公约》的签订,全球范围内将逐渐取消汞的应用。因而急需绿色、低毒、高效的锂同位素分离技术。我们提出了
数码喷墨印花是一种传统印花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印花技术,具有设计灵活、低能耗、无污染、高效、节能等优点.喷墨印花墨水的品质是影响印花产品的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染料生产企业采用传统化学合成工艺进行染料的生产.染料合成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副产物无机盐(NaC1或Na2SO4),大大地降低了染料的品质.采用高含盐量的染料进行印花时,印花产品易出现色斑、摩擦牢度降低等问题.同时,高含盐量极
以氧化镁和氧化钇为荷电剂,以硅藻土微孔陶瓷膜为基膜,采用浸渍烧结工艺制备出带正电荷微孔陶瓷膜,表征了荷电微孔陶瓷膜的组成、结构,评价了荷电微孔陶瓷膜的电性能和吸附分离性能,研究了荷电微孔陶瓷膜对水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达旦黄、四环素等有机物的吸附分离效果,并介绍了荷电微孔陶瓷膜在饮水净化及制药用水中的应用实例。荷电微孔陶瓷膜表面带有正电荷,除具有普通微孔膜的筛分截留作用外,还能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
会议
根据道南平衡,现有荷电纳滤膜均不能实现对多价阴阳离子的同步高效截留.本文设计了基于聚氯乙烯(PVC)分子链中碳-氯(C-Cl)键的胺化-界面聚合反应,解决了传统复合纳滤膜分离层致密、单一荷电的问题,首次研制出结构适度疏松、正负双荷电层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该膜对二价阴、阳离子的截留率均超过95.0%,水通量为8.7 L·m-2·h-1·bar-1,可实现二价阴、阳离子的同步高效去除,在海水淡化预处理
论文以聚丙烯平板膜为基膜,羟乙基纤维素为功能复合层材料,采用溶液涂覆-交联工艺,制备了HEC/PP耐溶剂复合纳滤膜.并采用ATR-FTIR、SEM、Zeta电位测定仪、接触角测定仪、错流实验等对复合膜表面化学组成、形貌、荷电性、亲疏水性以及复合膜的分离性能及其耐溶剂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采用溶液涂覆-交联工艺,可在多孔PP支撑膜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交联HEC分离层,分离层厚度约为2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