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析及时空演化分析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8-2014年黄河流域“一村一品”专业村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和最近邻指数进行空间点模式分析,采用GIS-ESDA和GeoDA对专业村进行空间面模式分析.结果 表明:①黄河流域专业村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数量上来看,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陕西省,河南省和山西省次之,四川省最少;从类型上来看,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数量最多,占总数的90%以上,且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型中的种植业产品类型专业村最多,涉农服务型专业村最少.②专业村核密度估计高值区域分布在山东省和陕西省,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递减趋势.最近邻指数定量测度表明黄河流域专业村空间分布显著集聚.③县级尺度空间全局自相关分析表明专业村分布具有很强的集聚性,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商河县、莱芜市市辖区和寿光市)和陕西省(洛河县)等地,不同年份稍有变化,冷点区域主要分在黄河流域的上游大部分地区,稳定性很强.④自然因素(气候和地形)和人为因素(政策和市场)在专业村形成和集聚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政策的扶持,对专业村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的形成发展和集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农区发展缓慢的区域,我们要不断的向专业村集聚的区域进行学习和模仿,积极营造促进专业村形成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努力实现整个黄河流域农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绿色化是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高度概括与升华以及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内涵包括经济的绿色增长、社会的绿色福利、生态环境的绿色财富、政策的绿色治理4方面内容。根据绿色化内涵,建立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14年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的空间分布状况,利用回归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探索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本文以日照市为例,结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的特点,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层面,选择出4组29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日照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 表明,近年来日照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同等级的其他地级城市相比差异显著。最后针对日照城市的发展特点,
全球CO2排放预测及峰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敏感话题.IEA(国际能源署)1和WRI(世界资源研究所)2的研究表明进两年的碳排放有所减缓,但是CO2排放量是否已经达峰,何时达峰还有待检验3.因此,对碳排放预测及峰值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可以揭示该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特点,从而为该领域科研工作的未来导向提供支撑.从文献计量分析角度,以Web of Science TM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SCI-E
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对东北地区2000-2012年农业要素资源的投入生产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 如下:2000-2012年东北地区平均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值为0.79,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综合来看区域规模效率要优于技术效率;而从三个省份中效率指数的分布来看,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黑龙江省,而规模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辽宁省.Malmquist生产率
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以旧城区居多。本文将北京市“凸字形”旧城区界定为主要研究区域对北京旧城区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网络进行建构,用Arcgis将点、线、面3个层面的旧城区文物保护的文化遗产资源点和文化遗产资源轴线进行叠加和整合,初步构建北京旧城区的文化遗产空间网络。
企业是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以2855个县区为基本创新单元,通过构建国内企业创新数据库,对1994-2013年间由企业塑造的中国创新区格局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内企业创新产出量和区域创新参与度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大企业是区域创新的支柱,中小企业为创新增添活力;企业创新活动集聚现象明显,主要分布在沪宁杭创新团、环渤海弱创新圈、深广创新簇和西安等创新点,创新区呈现“一团、一圈、一簇和几点”的现状格
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农村人口统计数据,对江苏省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2000-2010年,江苏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呈减少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04%、-2.94%,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却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8%: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呈增长态势且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两种统计人口导致的时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减协同演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3-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GEE)进行测度,揭示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GEE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时序演变分为缓慢上升(2003-2009)和波动下降(2009-2014)两个阶段,区域差异呈扩张趋势;②空间格局呈“山脊状”特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中部至南部沿海一线向东西两侧递减:③GEE不存在显
为探究西宁城市发展进程中单位社区的变迁,本文从居民日常活动模式的视角对西宁市6个单位社区进行比较研究。根据2013年西宁城市居民活动调查中6个单位社区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活动日志数据,从日常活动出发构建活动模式的测度,将活动空间、活动日程、出行方式、健康生活状况4类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社区依赖、家庭导向、健身导向、活动范围等18个因子作为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的测度,综合反映了活动的空间利用
社稷坛是明清时皇家祭祀之地,作为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遗产,经历了由社稷坛到中山公园的时代变迁,其空间景观格局、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解读公众对社稷坛-中山公园的空间结构认知及功能特色认知情况,并将微博数据与学术期刊的摘要、关键词及报纸的关键词检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公众、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三方面,总结社稷坛文化遗产的空间认知情况和现代功能特色。得出公众对社稷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