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利用雨水资源应对气候变迁思路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近年全球性的气候变迁对辽河流域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本区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在地下水超采、水库建设近饱和、海水淡化投资大产出小的情况下,寻找一条新的水资源出路——大力发展雨水储存利用.介绍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内雨水利用现状,为本地区的技术运用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因地制宜,分析辽河流域特点,提出了几项合理的雨水储存利用技术.雨水储存利用是个方兴未艾的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展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我们要看清它的发展前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减轻环境的负担,尽快解决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滩海工程各个环节的环保要素分析,提出了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以保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在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节水工作环境极为不宽松,在相当部分人中间,节水工作是可有可无的;还有一种缺乏理性的认识,认为有水不用就是浪费。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节水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作出“节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判断,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上述问题。
干旱主要是因水资源供应和运用不能满足人类的正常需要,这种缺水的不平衡在超过一定的界限后,将对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科学地对干旱需水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本文根据当地自然降雨和蒸发、水资源的利用和人类活动等各方面因素进行需水量分析,综合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和可能受旱的情况,然后提出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为适应滑坡抢险加固的需要,开发研究了螺旋锚抢险加固技术装备,将螺旋锚快速锚固与越野抢险工程车结合起来,提高了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文中将介绍螺旋锚承载力计算与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抢险工程车主要机构与技术参数、现场试验等情况.
本文重点讨论了基于层次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引水工程安全评价的流程和方法,将通过从安全监测仪器获得的定量数据与定性的日常运行管理信息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完善了安全评价体系.且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即保证了定性判断的科学性和定量计算的精确性,又保证了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综合评价的统一性,从而使输水建筑物安全运行的模糊综合评价更具客观性。
防洪保险作为非工程防洪措施之一,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实施多年,我国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尝试.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水利部提出“两个转变”的重要思路.建议根据防洪减灾和库坝工程管理实际情况,以库坝防洪保险为突破口,尤其以民办民管库坝、小型库坝为重点,积极务实地推进防洪保险工作.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将当代最新的信息管理理念和技术尽可能地嵌入和渗透到水库信息监测、防洪调度、大坝安全管理、电站管理、溢洪道闸门控制和办公信息管理等主要业务过程中,按“数字水库”的设想整合集成各业务系统资源,构建水库安全保障体系.在保障福建山美水库安全,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上产生了巨大作用,为我国数字水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本研究采用溃坝流量经验公式计算分析了唐家山堰塞坝溃坝流量过程,比较分析了不同溃决模式、工程引流措施和上游来水对溃坝洪水影响.采用一维溃坝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溃坝洪水在北川至绵阳、重庆段演进过程,比较分析了不同溃坝流量过程、下游河道天然洪水和通口水电站对溃坝洪水传播过程的影响.最后对堰塞坝泄流洪水下游演进过程进行了复演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
2007年7月23日,精河支流乌图劲河上游山体突然发生滑坡.造成部分牲畜与牧业设施被掩埋,牧道被切断,24户61名牧民和大部分牲畜被困.经过现场踏勘,认为滑坡体虽然规模巨大,但是堆积在河床的滑坡岩体块度大、透水性好,新的河床正在形成,滑坡未造成堰塞湖,不存在坝体溃坝的可能性,可消除溃坝对精河下天吉水库与精河县城危害的担心,恢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8月3日,被困牧民与牲畜安全转移,精河县抢险救灾前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存在着不易预防,短时间大量排泄污染物质,采取应对治理措施不及时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特点.2006年,山西省发生严重煤焦油泄漏流入大沙河事故,对下游河北省阜平县县城供水水源地及南水北调应急供水水库~王快水库水质造成严重的威胁,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纷纷行动,采取有效抗污和治理措施,保护了水源地和水质的安全,将污染事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文章就污染事件处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处理机制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