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过程中循环冷却水系统处理低温结垢的研究

来源 :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一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制氧过程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低温易结垢的现象,通过采用新型高效复配药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表明,该复合配方的特点是具有缓蚀、阻垢、分散的多功能作用。在高钙度高碱度的条件下,对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钙和氢氧化铁等沉积物有良好的抑制和分散作用,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制氧循环冷却水中长期以来存在的水温较低的沉积垢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对PEO在卫生医疗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聚氧化乙烯(PEO)满足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殊要求、PEO在卫生医疗方面的具体应用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及聚合工艺对聚合产物残余单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与亚硫酸铵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及复合偶氮引发体系具有较高的聚合转化率,采用"分段高温后聚合"工艺或聚合酸化处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残余单体含量.
本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卡波树脂.进一步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产品的润湿时间、透光率、粘度和屈服值,并与国外同类产品作性能对比,表明了自制的卡波树脂性能较好.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研究了壳聚糖接枝三元共聚高分子絮凝剂(CAS)[4]的结构形貌.探讨了CAS絮凝剂的结构形貌与特性粘度、阳离子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CAS絮凝剂间结构形貌的区别,为进一步研究CAS絮凝剂的絮凝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本论文采用水溶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丙稀酰胺和丙烯酸作为单体,与明胶进行接枝反应合成了明胶-AM-AA三元接枝共聚物.该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当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体系pH值为8、总固含量为12﹪、引发剂用量为1.0﹪(相对于单体总量)、单体AM和AA的配比为3.0:1、明胶和AM的配比为1:1.5时,接枝反应的产物应用效果最好.其接枝产物对漂白麦草浆的增强实验结
本文以马来酸酐和碳酸铵为原料,通过薄层聚合制备了聚琥珀酰亚胺(PSI),在水介质中采用乙醇胺与PSI进行反应,合成了羟基改性的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羟化聚天冬氨酸(HPASP),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聚天冬氨酸和HPASP的阻垢性能,结果显示,羟化聚天冬氨酸对磷酸钙具有更好的阻垢性能,在HPASP用量为12mg/L时,阻垢率可以达到63.8﹪,是相同用量下聚天冬氨酸阻垢率的2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井用聚合物降失水剂的发展概况,并对一种自己研制的已工业化生产的抗高温耐盐降失水剂产品FLA-1进行了综合性能的评价.研究了FLA-1与分散剂的配伍性,配浆水盐度、应用温度对FLA-1水泥浆体系综合性能的影响,以及半饱和、饱和盐水配制的FLA-1水泥浆体系高温高压稠化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抗高温耐盐降失水剂FLA-1即可应用于低温淡水水泥浆体系,也可用于高温高盐水泥浆体系,具有广
在室内合成成功的基础上,实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20kg级小试放大和400kg级中试生产.本文报道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判别、特性粘数及分子量测定、针对油田污水的室内絮凝和现场絮凝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是一种"绿色化"的水处理絮凝剂,具有固含量高(>20﹪)、溶解快(<5min)、环保、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文针对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循环冷却水系统及补充水的状况,通过实验室及现场工业应用试验,提出了以黄河水为补充水的钛管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系统使用TRL-004B水质稳定剂的处理方案。TRL-004B水质稳定剂在全钛凝汽器循环水系统使用一年来,取得了理想的阻垢效果。
本文采用超滤、反渗透技术对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回用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超滤严水SDI15<1.5、浊度<0.15NTU、余氯<0.10mg/L,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反渗透膜进水要求;反渗透膜脱盐率>99﹪。该工艺开辟了一个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的新途径,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