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原油沥青质热解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与意义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ongdezh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碳、氢同位素分别在研究有机质的生源和沉积时的气候-水体环境特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正构烷烃是原油中的主要组分,开展碳-氢同位联合分析可以为油源分析提供两个不同意义的限定指标.前期工作报道了塔里木盆地原油中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及其主控因素,结合生物标志物组成为不同类型的原油混合过程分析提供了证据.本文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沥青质释放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来源原油沥青质热解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对比了塔里木盆地原油沥青质热解正构烷烃与原油饱和烃组分中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组成。
其他文献
渤海湾盆地包括辽河、渤中、济阳、黄骅、冀中、临清六大坳陷和沧县、埕宁、内黄三大隆起,面积达17万Km2,是一个地域分布广阔的盆地.根据四次资评最新计算结果,渤海湾盆地常规气层气地质资源量近4万亿方,较三次资评增加1.2万亿方;技术可采资源量近2万亿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东部未来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总的来说渤海湾盆地探明气田规模相对较小,但仍发现千米桥、板桥、兴隆台等一批中型气田,通过加强研究与
渤海湾盆地继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发现H2S气藏后,又在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发现了高含H2S气藏,在煤成气气藏中发现如此高含量的H2S和CO2在国内还属首次,酸性气体的成因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黄骅坳陷大港探区碳酸盐岩潜山高含酸性气体天然气具有CO2含量高,δ13CCO2轻,δ34SH2S重的特征.天然气中H2S含量介于6.03%~15.30%,根据H2S含量划分标准,这些气藏属于高含H2S型气藏(含量在2
塔西南坳陷山前带的油气勘探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1977年发现了柯克亚凝析气田.此后,虽然勘探工作从未停止,但几乎没有主要的发现.在2000年左右,以白垩系作为新目的层,陆续发现了柯深101井、苏1井等,但始终没有获得大的突破.直到2010年,终于发现柯东1凝析气藏,预示着塔西南坳陷山前带的勘探进入了新的阶段.学术界对阿克莫木气藏、柯克亚-柯东气藏天然气气源岩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塔西
乌石凹陷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复杂,近年钻井在北部斜坡带乌石19-X构造发现一系列重质油藏,埋深为1200m~2000m,原油密度0.88~0.93g/cm3,含蜡量2%~12%,原油流动性差,测试产能不佳.为进一步分析重质原油成因,运用油藏地球化学及分子地球化学方法,在对重质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原油的正构烷烃、类异戊间二烯烷烃、甾萜烷烃类生物标志物特征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讨论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发育泸州古隆起,是一个印支期形成的规模巨大的继承性古隆起.野外露头和井下岩心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发现了丰富的储层沥青,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古油藏;现今的油气主要来自古油藏的原油裂解,这些储层固体沥青即是原油裂解生气的残余物.因此,储层固体沥青的赋存状态、结构组成、有机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记录了油气生成后所经历的各种地质与地球化学作用,可以提供有关油气来源及成藏的证据
大洼地区位于辽河坳陷中央凸起带的中南部,东西两侧紧邻西部凹陷和东部凹陷.本次研究,通过油源对比,明确了大洼地区油气来自三套烃源岩,油气供给充足;通过对稠油进行分析,明确了大洼地区不同油品的分布和成因.大洼地区油气来源于西部凹陷,发现了沙三段淡水成因油气、沙一二段微咸水成因和沙四段半咸水成因的油气。埋深2800m(主要是S3和太古界深层)来自于西部凹陷成熟度较高的沙三段烃源岩。平面上沙一二段生成的油
歧口西南缘位于大港探区歧口凹陷西南部,夹持于滨海断层与羊二庄断层之间,为一大型宽缓的斜坡构造,勘探面积约1600km2.沙一下亚段埋藏深度1700m-3200m,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物源供应不足,水体清、浅,湖相碳酸盐岩与油页岩间互沉积,形成一套近源充注以粒屑灰岩和白云岩为储层的构造-岩性油藏和致密油藏.西南缘沙一下亚段烃源岩主要以深灰一灰黑色油页岩为主,纹层十分发育,厚度变化大0.02~5mm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部,处于中西部构造域的结合部位,整体形状为一南北向延伸的矩形盆地,东自昌梁山,西抵贺兰山、六盘山,南到秦岭,北起阴山、大青山和狼山,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面积约25×104km2,可供勘探的面积10×104km2以上.它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内陆克拉通含油气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煤等资源.本文对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的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以及烃源岩地球化
由于常规技术的局限性,原油中的极性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简称为高分辨质谱)是近年来引进石油地质领域的技术,与电喷雾离子器(ESI)结合在负离子模式下可检测分析酸性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Shi et al.,2010),由于其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能够实现对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级别的精细研究,对分析杂原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优势(Hughey
惠民凹陷属于渤海湾裂谷盆地的次级半地堑盆地,NEE走向,其北部为埕宁隆起,南部为鲁西隆起,东部邻东营凹陷,西部接临清凹陷,整个凹陷南北宽约50km,东西长约130km.临邑西部地区位于惠民凹陷的西部,北接滋镇洼陷,南到临南洼陷,西至宁津凸起,东临商河地区.本次研究工区(盘河地区)位于中央隆起带.根据其中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并参考邻近的油田烃源岩及原油的分析结果,盘河地区原油与商河地区、大芦家地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