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

来源 :中国(国际)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设计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高层次的专业教育。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整个世界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电脑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迎来了“信息时代”。整个社会现状和形势,迫使我们树立新的服装设计硕士研究生教育观念。观念的更新是当今社会对我们服装设计教育的一种时代要求,教学理念、设计思维要快速完成观念的更新和转变,特别是信息和知识的转变,而且,转变的速度必须要快,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具有新时代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论文首先论述了风景园林与城市发展的历史渊源,将风景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传统意义的庭院建设、风景园林内涵的扩张以及开放的现代风景园林3个阶段;其次,论文探讨了风景园林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风景园林思想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公园—绿地系统—开放空间”体系奠定了城市形态的基本结构,以及“绿带法”对城市规划控制手段的巨大影响;最后,论文指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应基于建筑—
秀起堂和落水山庄是两个著名的风景建筑作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从“山水”、“欣赏”、“人居”3个方面说明与“自然”融合的观念对于风景建筑的重要性。
中轴线与风景园林是古代中国都城营建中的两个典型特征。本文回顾了城市中轴线的演变历程和形式特征,探讨了中轴线与风景园林关系的历史变迁,得出二者之间从“分离”到“融合”的演变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若干典型都城的具体分析,说明了风景园林对于城市营建的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对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各一个风景园林硕士棕地设计课的介绍和总结,提出了棕地专业设计课的3种教学思路以及在教学中区别于其他设计课题目的几个关注点。
北京市主要干线公路两侧都市型多功能农业景观走廊建设已列入北京市政府农业发展重点工程。论文通过对市民和沿京承高速路沿线农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公众对走廊景观满意程度、景观特征和产业发展需求。以京承路密云段可视范围内多功能农业走廊建设为例,探讨了建设大地景观为目标的农业产业和景观一体化发展模式,包括旱作景观种植业、精确管理田园景观种植业、创意农业文化园、景观休闲型生态环境整治。研究结论为北京市“农业基础
设计学科发展迅速,但问题也就伴随而生。这些问题对设计学科的健康发展已经形成干扰,影响了设计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认识这些问题,提出这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我们设计学科的教育品质得以保证,真正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人才。
本文围绕学位论文从写作到答辩程序的规范化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学位论文规范的确立,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环节的重要质量检验关口,是塑造研究生学术诚信及建立学术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确立学位论文规范的建议:即强化学术规范化意识;实现开题报告审核项目的规范化;明确论文写作文体的规范化要求;建立论文提交与答辩程序的规范化制度。本文探讨的意义在于,强调学位论文规范化,应是教育界和学界的集体公约
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催生设计灵感的原动力,是设计师创作的源泉,是服饰设计难能可贵的设计元素,是现代设计的营养,更是民族精神的显现。探索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出具有专业性、高素质,同时又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艺术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模式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要加快专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和专业开拓能力的形成;创新与实践的设计教学对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是有效的;研究生教育必须要有超前的教育观,要有早期预测经济发展的能力;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改革,高起点、高水平办学,以培养创新型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影”(Shadow)这一课题的研发目的是探讨和研究东西方世界在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等多种差异的综合影响下,对相同课题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同时比较研究中德文化、艺术表现语言以及设计实践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课题由德国艺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这是我院首次申请和利用外资来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并对同一课题进行长期、系统的共同研究,是我院对新的学术交流形式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课题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