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原区夏垫断裂活动性的磁学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夏垫断裂的基本情况和对该地区钻孔分析结果做了阐述的基础上,利用磁学分析法对北京市平原区夏垫断裂活动性进行了磁学研究分析。
其他文献
地下厂房围岩分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厂房区所处围岩优劣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是厂房设计和施工必要的参考依据。在勘探、早期研究阶段不可能将厂房区的整个地质情况全部揭露出来,因此需要利用现有的勘探工作将未来厂房开挖后的围岩情况准确地描述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厂房的设计和施工等。作者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采用3种不同的围岩分类方法对勘探平洞围岩进行分类后,得到3种分类结果的相互关系,确定厂房区围岩划分
通过现场调查,坝区岩体结构面为层间错动带、层内错动带、断层、基体裂隙。坝肩抗力体底滑面主要受规模较大、性状较差的层间或层内错动带控制,而左岸侧裂面主要由基体裂隙控制,右岸由断层F18和基体裂隙共同控制。通过研究,确定了14条可能构成坝肩抗力体底滑面的层间或层内错动带。结合坝肩抗力体荷载特点,选择了坝肩部位有代表性的块体,运用刚体极限平衡的方法计算了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左岸块体除块体6外,稳定性系
针对振冲砂桩复合地基,在单桩及桩间土现场极限载荷试验取得结果的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反演了载荷试验条件下单桩及桩间土破坏形式及特点,继而根据载荷试验条件下单桩及桩间土破坏形式及特点,近似确定了桩径为1m、桩间距为1.8m的砂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约为755kPa,该结果与采用复合地基理论计算通式当桩间土极限强度发挥系数λ取1时的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根据目前复合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通式
跨越深切峡谷的特大桥桥位勘探中,影响桥位稳定的深、大卸荷裂隙是关键性因素。如何在工作中准确可靠地查明卸荷裂隙位置及延伸深度,是此类特大桥勘探的重点。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和钻孔电磁波单孔反射及CT法对卸荷裂隙进行探测,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能较准确探测灰岩地层卸荷裂隙的位置及其产状,是1种有效的地面物探方法;钻孔电磁波单孔反射及CT法能有效弥补地面勘探的不足,具有测量精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有广泛应用前
高水位地区进行基坑开挖,须进行工程降水,降水势必导致周边土体沉降,采用坑底注浆跟坑内降水结合的方法可减小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以高水位地区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对比了采用注浆封底技术前后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标明,注浆封底能有效降低坑底内侧与外侧水力联系,减小周边土体沉降。研究结果为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
对1986~2007年地震活动图像进行中短期震兆识别,检验模式识别的预测水平。研究表明,在研究时空范围内,采用全时空扫描方法识别地震活动图像中短期震兆,并非所有的地震都可以预报。
有社会影响的显著地震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给出科学合理、令人信服的分析判断意见,首先就要深入研究所在区域的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全面掌握震例序列的规律和特点。为此,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华南73个主震ML≥4.5的震例序列,统计得到了一些有助于形成震后趋势速答口径和用语的结果。
利用1985年以来应力、应变连续观测资料,研究新疆主压应力方向分布特征、主压应力方向的偏转特征、应力量值特征及主压应力的区域性与地壳变形的关系密切。
根据线性滞弹性体松弛模型,发展一套应用台站记录的P波第一周期信号观测的群速度延迟和地震波的传播走时反演得到介质品质因子的测量方法。研究了1999年帕岩5.4级、台湾集集7. 6级地震前后震源及附近地区品质因子的时、空变化与地震孕育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出随着区域应力场的增强,频散受到衰减的影响变大,衰减与岩石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等有直接的关系。
高密度电法的出现使得电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质的提高和飞跃。高密度电法勘探装置的选择是整个勘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排列装置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测试出探测目标所反映出的异常,本文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来分析施工过程中不同装置特点及其勘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