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盆腔病灶分布与疼痛、不孕的相关性

来源 :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异症囊肿)患者盆腔病灶分布与疼痛、不孕的关系。 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腹腔镜手术的258例内异症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美国生育学会1985年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r-AFS)分为I期16例,II期40例,III期148例.IV期54例,评价内异症囊肿患者盆腔病灶分布及粘连部位与疼痛、不孕的相关性。 结果:(1)临床特点:258例内异症囊肿患者中,72.1%(186/258)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其中痛经占69.0%(178/258),CPP占19.0%(49/258),性交痛占11.6%(30/258),肛门坠胀感占24.0%(62/258);16.3%(42/258)存在不孕病史,其中原发不孕占14.7%(38/258),继发不孕占1.6%(4/258);10.1%(26/258)存在疼痛伴有不孕病史。 (2)内异症盆腔病灶与疼痛的关系:186例伴有疼痛患者中,III、IV期病例占88.2%(164/186),与无症状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37,P<0.01);内异症囊肿部位及单侧囊肿大小疼痛组与无症状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内异症盆腔病灶与不孕的关系:42例伴有不孕患者中,III、IV期病例占85.7%(36/42),与无症状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98,P<0.01);内异症囊肿部位及单侧囊肿大小不孕组与无症状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CA125值与内异症分期的关系:III、IV期患者与I,II期患者CA1125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内异症囊肿患者盆腔粘连部位与疼痛及不孕的关系:与无症状组比较,卵巢粘连与疼痛和不孕有关(x2=14.81,P<0.01;x2=10.00,P<0.01);子宫直肠陷凹及子宫后壁粘连与疼痛及不孕有关(x2=4.15,P<0.05;x2=5.24,P<0.05);输卵管粘连与疼痛及不孕有关(x2=4.19,P<0.05;x2=10.96.P<0.01)。 结论:内异症囊肿患者盆腔病灶r-AFS分期及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及子宫后壁、输卵管粘连与内异症疼痛及不孕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传统的外科治疗是通过开放手术来完成的,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通过器械的技术革新使手术微创化,是对传统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应用于外科手术,使切口缩小达到了极限,通过视频辅助,使手术的操作部位有理想的显露。但是,在关注其优点的同时,传统腹腔镜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之处,如镜头的不稳定性;视野是二维的,没有立体感;直器械自由度小;不符合术者人体工程学标准等等。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则使手术的微
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可应用于除肝移植外的几乎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上,无论是根治性手术还是各类姑息性手术,其开展范围正逐渐扩大,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腹腔镜胃癌手术腹腔镜技术用于胃癌手术已有10余年的历史。Ohgami等1994年首次报道了局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Kitano等1994年首次报道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Uyama等1999年报道了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包括腹腔镜下行全胃切除和D2
目前世界范围内生育年龄不孕不育发病率约为8%;我国生育年龄不孕不育发病率达到10%-15%。由于环境污染、过早的婚前性行为、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婚前人流药流次数增加、工作压力大、生育年龄延迟等因素使不孕不育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孕不育症已成为21世纪人类三大疾病(肿瘤、心血管、不孕症)之一。
神经内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近10余年来。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神经内镜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从单纯内镜手术到与包括神经导航、立体定向、超声、激光、功能定位等多种神经外科新技术的联合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基本覆盖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现已成为许多神经外科医师的有力工具。颅底神经系统疾病,因与脑干、重要的血管及颅神经相毗邻,关系密切,是现代神经外科治
目的:比较微型腔镜下经脐单孔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常规器械下经脐单孔微型腔镜下胆囊切除的可能性。方法:随机收治60例胆囊疾病的患者,由同一手术组的医师分别予施于单孔法和传统法切除胆囊,除单孔法换用3mm腔镜外,余均使用同样的设备和操作器械,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疼痛、术后并发症、总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均完成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传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对Tis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lO年5月,对63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702次,并对其中310例进行了乳腺导管内窥镜辅助定位手术。结果:475例患者诊断为隆起性病变,包括乳管内乳头状瘤388例(61.2%),乳管内乳头状瘤病79例(12.5%)。导管内癌8例(1.26%)。157例患者为非隆起性病变,包括导管扩张症82例(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其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至2010年9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4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行射频消融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病人出现穿刺部位感染。经过6个月随访,47.8%患者结节全部吸收。26.1%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50%。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
目的:探讨近10年来腹腔镜用于女性不孕症诊治的变化及进展。方法:回顾分析比较本院I组与II组采用腹腔镜诊治的136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62例不孕症患者经腹腔镜诊断各种盆腔病变1271例,占93.32%;盆腔病变中,盆腔炎症患者740例,占58.2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19例,占25.10%。(2)2686条输卵管经腹腔镜下通液检查,发现阻塞输卵管842条,占31.35
本文对腹腔镜下系统盆腔淋巴结清扫及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进行了阐述。漏斗韧带3cm处至阔韧带处外3cm以上处剪开腹膜,延此切口钝锐性分离暴露三个间隙:①输尿管与髂内动、静脉,子宫动、静脉间隙;②脐闭锁动脉、膀胱侧窝与肛提肌、闭孔神经间隙;③髂总,髂外动、静脉与腰大肌。髂骨间隙。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I、II期65例,III期27例,IV期18例),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手术的经验。结果:110例患者均通过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84例;保留卵巢功能手术20例;根治性手术6例。几乎所有患者均行粘连松解术,63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单侧46例,双侧17例),异位病灶电凝或内凝术89例,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