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项目及组合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_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作为重要的心理变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芽的部分,涉及对自我相貌、体格、体能等方面的看法与评价.主观幸福感是评论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心理指标.国内外的研究已经明确,长期和每周3次的单一项目锻炼能分别提高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但大量研究仍停留在单一项目的运动效益上。多项目组合锻炼相对于单一项目锻炼来说,具有多元化的项目构成特征,增大了项目的动作难度,增加了项目的趣味性,增强了锻炼的效果。虽然有研究认为不同项群、项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影响具有差异性,但尚无研究探讨不同项目的组合运动对普通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其他文献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反观现阶段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连最基本的教学规范都开始弱化,更是忽视体育课育人的功能.很多教师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教学组织松散,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乏味,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体育课难免成为鸡肋.规范性不强、运动量不足、创新性不够、教育性偏弱成为现阶段中国高校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前期基于《专业标准》而开发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培养职前体育教师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开发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相关问题的认知,进而为今后开发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状态,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相应对策.为教师自身、学校体育、教育有关部门和政府提供理论参考,改善体育教师的体制现状,并为其提高自我业务能力寻找更多机会和更好实践做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发现,有关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文献有300多篇,而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献仅有12篇,关于体育教师自我专业成长就更少,就东、西部体育教师自我专业成长情况的对比研究还没有发现.
河南省青少年物质成瘾行为不容忽视,必须将控制青少年吸烟和饮酒当作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措施来抓。要重点关注男生、学习成绩差、高年龄段、高学段及存在心理和情绪障碍的学生群体,建议从个体、家庭、学校等不同层面上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研究显示,非药理学的方法如有氧运动或膳食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及改善成年女性经前期综合征。瑜伽作为当前一种流行于全世界的健身方式,对机体可产生多种有利效应,包括塑形美体、减脂、提高心肺功能等。此外,瑜伽作为身心结合实用医学中的一种疗法,能减少机体的应激水平,释放压力,保持良好情绪,提高健康水平。但是,瑜伽运动能否改善女大学生经前情绪变化,是否与机体的呼吸代谢以及激素分泌存在相关性尚未被研究。因此,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促进中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假设模型成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因素均能够通过提升动机和锻炼意向这一路径,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起到预测作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和社区两两因素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家庭与社区的相关关系最高,其次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相关程度排第三。中学生体育参与行为预测模型中,贡献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学校、社区。家庭因素应以家长的经济支持为中心,学校应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健康教育专题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传统的课堂讲授导致学生对健康教育不感兴趣,且效率低下.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图形组织者将各种健康教育知识转化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展示给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358名日本青少年和215名中国青少年的体格、体成分以及体力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男女,中国的青少年在体格与体脂率方面都要高于日本的青少年,而在除脂体重方面日本青少年的则要高于中国的。在体力活动实施情况方面,两国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实施天数还是实施时间,日本男生都要高于中国男生。在运动实施时间上,日本女生要高于中国女生。体力活动实施天数对中国男生的体格、体成分产生影响
当前,许多家长都注重幼儿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并着重通过各类以静态活动方式为主的文化课程开发幼儿的智力.在这种境况下,虽然幼儿的智力得到了提前开发,但幼儿的身体活动时间减少,导致其身体素质的发展相对滞后.研究表明,动作发展是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早期心理发展的主要建构力量.幼儿阶段是基础运动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各方面(如认知、社会和情感等)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一头多翼”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为切入点,展开实验研究,重点探讨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综合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重在使学生内化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道德情操,健全人格.本文通过跟踪调查实验对象近两年来在活动参与度、满意度、运动兴趣、运动幸福指数及身体机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